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孙吴演义 > 第32章 取皖城激怒曹操 分荆州盟好刘备

第32章 取皖城激怒曹操 分荆州盟好刘备(5 / 1)

却说曹操征孙权无果而返,心中不服,一面在皖屯田,一面招诱吴境内山越,授其印绶,以作其后攻吴内应。

曹操曾令庐江人谢奇做蔪春典农,在皖城一带驻军屯田,数次犯吴境。边守大将吕蒙派人诱降他,但没成。随后,吕蒙伺机袭击他,谢奇就畏缩后退。而他的部将孙子才、宋豪等人,携带老幼投降了吕蒙。

曹操见谢奇败退,特遣庐江太守朱光驻守,吕蒙见朱光屯皖大开稻田之举,便对孙权道:“皖田肥美,若一收孰,彼众必增,如是数岁,此举于吾国极不利,宜早除之。”

孙权也认为要夺取魏方合肥,当应先要占其援地皖城,如放任朱光屯田聚兵,数年后,想在淮南一线成事,那就难了。

孙权察觉到皖城虽仍在曹操控制之下,但实成了一孤城,如率兵攻打,很易取手,于是决定亲征皖城。

孙权召见诸将,问攻皖城有何计策?诸将皆说作土山,添攻具之类。独吕蒙则有异议,认为建造云梯和垒筑土山,时间太久,到时援皖城外兵赶来,皖水水位下降,我方舟船难归,那就危险了,宜速攻皖城。

吕蒙就此建议道:“应乘着雨水入攻,士气则盛,出其不意,四面并攻。这使守军不备,皖城不固,有利速战。若滞留多日,水必退去,船行艰难,这对吾军极为不利。现观皖城不甚固,可借助水势,在援军到来之前一举拿下皖城。”

孙权应道:“善!”

孙权随依吕蒙之计,令甘宁为升城督,即在清晨发起攻皖城。

由于雨水长时间的浸润,皖城墙土松软,吴军很快在几处打开缺口。

甘宁手持练,身缘城,为吏士先,督攻在前。吕蒙以精锐继后,手执枹鼓,士卒皆腾踊自升,食时破之。经过激战,擒获庐江太守朱光及参军董和男女数万口,战斗很快结果。

正如吕蒙所料,曹操派张辽救援,未至,闻知皖城已失,只得退回。

事后,吕蒙被任命为庐江太守,所俘人马全归吕蒙,还赐寻阳屯田六百户,官属三十人。

皖城失守,时年五十九岁的曹操顿觉受辱,因而大怒,欲率军征吴,时值秋雨时节,大雨绵绵,三军皆不愿行。

曹操知其然,恐外有谏,特宣教令道:“今孤戒严,未知所之,有谏者死。”

丞相主簿贾逵接到教令后,深感实在不具出兵条件,事关重大,不得不谏,就与同僚傅幹等三主簿上书冒死谏阻道:“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崇山之阻,难以威服,易以德怀……今举十万之众,顿之长江之滨,若贼负固深藏,则士马不能逞其能,奇变无所用其权,则大威有屈,而敌心未能服矣。”

此谏触动曹操,引起大怒,将贾逵等收监。曹操遂主动蹲牢探监,见贾逵已戴刑具,怒气稍消,贾逵坦称是此举主要是自己意。曹操觉得贾逵所谏也是忠心,不久又下一道教令道:“贾逵等无恶意,原复其职。”

曹操虽赦贾逵等无罪,但不改前定,执意征孙权,不再听劝阻,遂以子临菑侯曹植守邺城,曹操七月率军亲征。

时有丞相参军傅干再谏道:“治天下之大具有二,文与武也。用武则先威,用文则先德,威德足以相济,而后王道备矣。往者天下大乱,上下失序,明公用武攘之,十平其九。今未承王命者,吴与蜀也。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崇山之阻,难以威服,易以德怀。愚以为可且按甲寝兵,息军养士,分土定封,论功行赏,若此则内外之心固,有功者劝,而天下知制矣。然后渐兴学校,以导其善而长其节。公神武震于四海,若修文以济之,则普天之下,无思不服矣。”

曹操不听其言,执军前行,但由于大雨,确实出现了主簿傅幹所述之状,曹军未能得时机,难成优势,难逞其能。

曹操面对现实,始悟贾逵、傅幹等所言确实在理,知与吴其胶着于此,不如趁夏侯渊平凉得胜之威,回军而西取张鲁。于是至十月曹操率军无功而返,历时三个月。这样使得孙权基本控制住了合肥以南、长江以北一线。

曹军北撤,吴与魏时局暂得缓和。适为了荆州问题,龃龉多日,需得解决。时下陆口屯将鲁肃,报称病重求代,孙权派吏问疾,赍给医药,一时尚未令卸职,叫他在任养疴。

鲁肃年未满五十,本是服官从政之时,因平居为国经营,煞费心力,所以未老即老,病不能兴。他始终主张联刘抗曹,荆州借刘备,谋出他一人。

当刘备取益州时,孙权令诸葛瑾赴成都,索还荆州。

诸葛瑾入蜀,受到其弟、蜀军师诸葛亮官方之正式接待,并在其他人陪同下,会见刘备。兄弟二人各为其主,为避嫌,除公开会晤外,退无么面。

诸葛瑾转达了孙权欲取荆州的要求,刘备自然不许,但因怕伤和气,便道:“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与吴耳。”

诸葛瑾得到刘备答复,回吴将其意报与孙权。孙权听后,知刘备意在搪塞拖延,怒道:“借取凉州为由,是想延期不还荆州么!”

于是孙权不管刘备态度如何,遂自置已为刘备据有的荆南三郡,即长沙、零陵、桂阳长吏,让他们去赴任。

而关羽都督荆州事,自然遵刘备意,尽保荆州已有土地,对孙权派来的三郡长尽驱逐之。

刘备得知荆州势态,为使不把事态扩大,特遣使者伊籍赴吴。

伊籍是一善辩之人,他见到孙权,向孙权拜礼起身,孙权问道:“尔为何受此等大屈要去受命于一个无道之主呢?”

孙权所言“无道之主”意指刘备。而伊籍知晓孙权其意,然他却答道:“吴王太客气了,一拜一起哪能算得上是大屈呢?”

伊籍即把“无道之主”之称,顺水推舟送给了孙权。孙权听后,不但没生气,反而大大加赏伊籍辩才。随后伊籍向孙权重申刘备意图,决不食言,孙权佯为同意,就打发了伊籍回蜀。

其实孙权得知三郡长被驱,已是大怒。他乘刘备主力在蜀,遣二路军取之,一路由吕蒙督鲜于丹、徐忠、孙规等二万人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一路由鲁肃以万人屯巴丘以御关羽,自己坐镇陆口节度诸军。

吕蒙率军趋袭三郡,长沙太守廖立弃城而走,自归刘备。桂阳太守本由赵去兼领,此时赵去已入蜀,城守力薄,自然难以抗争吕蒙,只有零陵太守郝普据城不降。

那时孙、曹二方在淮南角逐已久,吴境内常出现大规模的军队调动,这对关羽来说,已是习以为常。因此吕蒙兴兵突袭荆南三郡,起初并没引起关羽丝毫察觉,后被发现,但为时已晚。

刘备得知孙权出兵夺荆州三郡,已知形势严峻,遂以诸葛亮镇守成都,亲率五万兵回公安,并使关羽率三万至益阳境,有誓保三郡的架势。

孙权闻讯,立刻重新部署军队,使鲁肃率军由巴丘屯益阳,同时急召吕蒙等舍弃零陵,还助鲁肃,准备在在益阳境内迎战关羽,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吕蒙接到孙权急助鲁肃的信后,秘而不宣。夜召诸将,故作姿态,假称明日一早就攻零陵城,且道:“郝子太(郝普字)只闻世间有忠义,而不识时务。”

随即煞有介事地对郝普旧友邓玄之等人说了一些假情报,即刘备远在汉中已为夏侯渊围困,关羽在南郡,今至尊(指孙权)身自临之,近者破樊本屯,关羽救之,逆为孙规报破。此皆目前之事,君所亲见。刘备首尾倒悬,救死不给,岂有余力复营此哉?随即吕蒙令邓玄子将此息进城转达郝普。

邓玄之进零陵城与郝普相见,威胁道:“今吾士卒精锐,人思致命,至尊(指孙权)遣兵,相继于道。今子太以旦夕之命,待不可望之救,犹牛蹄中鱼,冀赖江汉,其不可恃亦明矣。若子太以一士卒之心,保孤城之守,尚能稽延旦夕,以待所归者,可也?今吾计力度虑,而以攻此,曾不移日,而城必破,城破之后,身死何益于事,而令百岁老母,戴白受诛,岂不痛哉?度此家(指郝普)不得外问,谓援可恃,故至于此耳。君可见之,为陈祸福。”

郝普听后而惧,同意届降。吕蒙迎执郝普手,令军进城。

一切完备,吕蒙将孙权命他“急还助肃”之信递郝普瞧,郝普这才知刘备已在公安,关羽兵屯益阳,形势颇对自有利,但为时已晚。而吕蒙因计谋得逞,拍手大笑。

郝普降,吕蒙尽得三郡将守,引军还。与孙皎、潘璋并鲁肃兵并进,拒关羽于益阳。

鲁肃深知借荆州与刘备计出于已,以致于此,病疴稍愈,各驻兵马百步上,邀关羽单刀相会,面述孙权命,请关羽把荆州缴还。

诸将疑恐有变,议不可往,然鲁肃道:“今日之事,宜相开譬,刘备负国,是非未决,关羽亦何重干命(违反命令)!”尽不顾生死,单刀赴会。

鲁肃与关羽相会,鲁肃首先责备关羽道:“国家(指孙权)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

关羽勃然道:“乌林一役,赤壁在江南,乌林在江北,故不妨互言。左将军身在行间,戮力破敌,难道独无一块土相酬,乃尚来索地么?”

鲁肃亦正色道:“前与刘豫州相遇长坂,豫州为曹操军所败,计穷力竭,将图远窜,当由肃转报吾主,特加矜愍,不爱土地兵甲,力却曹军。又因刘豫州无地可容,权借荆州,今刘豫州既已得蜀,仍将荆州占住,背德失好,恐难免天下耻笑。肃闻贪而弃义,必为祸阶,今君身当重任,奈何不以义相辅,反欲以力相争,有伤和气呢?”

两人所说,俱非无理。关羽尚未及答,旁有为关羽握刀的随将,叫做周仓,瞋目大呼道:“天下土地,惟德所与,难道必归汝东吴么?”

鲁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关羽佯操刀叱周仓道:“这是国家大事,汝有何知?乃亦来多言,可速出去,”

周仓已会意,立即出外,驾舟来迎关羽。关羽即与鲁肃告别,说是当转达左将军,从长商议,语毕即行。

孙刘军相持,未战,会闻曹操已入汉中,刘备惧失益州,拒曹仍是当务之急,即遣使求和。孙权令诸葛瑾报出,更寻盟好。

刘备分出荆州,就湘水为界,自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吴;自南郡、零陵、武陵以西,仍为刘备有,孙权亦允议。再使诸葛瑾与刘备订约,始得息争,孙权随即放回郝普等所俘之人。

此事不久,鲁肃竟于建安二十二年病殁,孙权亲自临丧,赙赠甚厚,鲁肃临终遗言道:“帝王之起,都有很多困难,关羽不足忌。”孙权听后,很是悲痛。

荆州人士,俱为鲁肃之死叹息。就连刘备、诸葛亮亦为发哀,特派治丧使者马良持诸葛亮信来吊,马良吊后回,即留驻荆州作关羽的副官。

鲁肃病死后,孙权想由严畯接替了他,督兵万人,镇据陆口。严畯前后固辞,痛叙自己素为书生,不闲军事,非才而据,咎悔必至。孙权仍拜虎威将军吕蒙为帅代替鲁肃,任为吴左护军。

却说曹操见孙刘纷争,起兵西征,命夏侯渊、张郃为先锋,自率诸将为后应,往图汉中。

张鲁闻报,忙与弟张卫商议,张鲁谓操兵势大,不如出降。独张卫以为汉中险阻,可以拒曹操,遂号召兵马,据守阳平关。

阳平关在丛山峻岭中,却是天然险要,居然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形势。

曹操连攻旬月,竟不能下,欲引兵退归。西曹掾郭谌入帐谏阻,略言:“张鲁兄弟同守异心,必有内变,不如缓待时机,总可得志。”

曹操随即想出一计,扬言退军,拔寨齐起。

张卫闻得曹操兵引回,即出关追击,哪知行至半途,突有野鹿数千头,掩入张卫军,张卫军自相惊溃,阵势遂乱。不意曹操将后军变做前军,蜂拥杀来,张卫如何抵挡?当即奔回。

曹操兵复乘胜进逼,四面围攻,守兵已无斗志,纷纷遁去,张卫亦只好夜走,与张鲁窜入巴中。

张鲁临行时,左右请尽毁仓库,免为敌资,鲁独慨然道:“我本欲归命国家,只苦意不得达,今不得已出奔巴中,仓廪府库,应归国有,奈何毁去?”当下一律封藏,方才西走。

曹操既入阳平关,一路无阻,直抵南郑,见张鲁封库自去,料有降意,便遣人慰谕张鲁,叫他前来投诚,不失侯封。

张鲁复书愿降,曹操便派吏往迎,待以客礼,拜张鲁为镇南将军,封阆中侯。张鲁五子及部将阎圃等,亦各得封爵,还有马超遗将庞德,也降曹操受封。曹操乃令张鲁就国,留夏侯渊、张郃,同守汉中,即日下令班师。

主簿司马懿献议道:“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尚未归心,今公已得汉中,益州必然震动,若乘胜进攻,定致瓦解,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应失时哩。”

曹操笑答道:“人生苦不知足,既得陇,还望蜀么?”遂不听司马懿言,起行还邺。

曹操还邺,置旄头(旄旗用牦牛尾装饰),宫殿设钟虡(音ju,悬挂编馨、编钟的木架。)皆天子待遇。后又承制封拜诸侯守相,剥夺了皇帝形式上任命郡守、国相的权力。为拉拢更多的人,始置名号侯至五大夫,与旧列侯、关内侯凡六等,以赏军功。

再说曹操家事,先是曹操妻丁氏无出,妾刘氏生子昂,殉难宛城。曹操复纳娼女卞氏,生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遂得专宠。曹操本来不知礼义,竟以妾为妻,废黜丁氏,进卞氏为继室。

曹植性机警,才又敏赡,尝作《铜雀台赋》援笔立就,彬彬可观,曹操独加宠爱,欲立曹植为嗣子。问及贾诩,贾诩默然不答,曹操再三诘问,贾诩始微笑道:“适有所思,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呢!”一语足矣。曹操大笑而止。

已而丁仪、杨修等,复屡誉曹植才,劝曹操立嗣,曹操又觉动疑,密书问及百官,尚书崔琰独露板作答道:“春秋大义,立子以长,五官将指曹丕。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愿誓死守道,不敢违经。”曹操得书后,未免叹息。且因曹植为崔琰侄婿,不私所亲,曹操更加推重。

崔琰尝荐举钜鹿人杨训,辟为丞相属掾。至曹操自汉中引归,群吏复议进曹操为王,杨训更发表称颂,备极阿谀,崔琰览表不悦,即贻书责杨训道:“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曹操竟令左右入白献帝,取得诏命,晋爵魏王。

曹操进魏王,他之所以没毁汉自立,是因怕给孙权、刘备以口舌。曹操既已为王,在客观上无异于承认了刘备和孙权割据政权的合法性,将自己同他们置于同等的地位。

这正是:曹操不从司马言,既得陇来不望蜀。

留得蜀汉山河在,同是汉廷朝中王。

评:孙权取皖城,曹操暴怒,率兵南下攻吴,此仍是义气用事,结果无功而反。刘备入蜀,竟不欲归借吴荆州,促使孙权强行夺得。刘备闻讯返回荆州,孙刘之战一触及发,恰曹操西取汉中,刘备权衡利弊,迫使与孙权和谈,从中划定吴蜀界线。三国分立,一国动,而影响另二国,利势必然。

最新小说: 皇叔 这个暴君,我养的! 我在大唐是传奇 天空中一朵云 大唐:女帝竟能偷听我心声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秦时影帝成长日志 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 红楼:重生僵尸,我参军修行 隋唐:从突厥入侵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