殇倾子的话说的很大胆,甚至可以说是大逆不道。 杨大和杨五下意识就想远离他。 这种话心里想想就行了,怎么能轻易说出口。 若是传出去了,被证实了。 也许赵光义会先放弃攻打辽国,然后把西北四府挨个捶一遍。 杨七之所以在西北四府立于不败之地,就是因为他从一开始的时候,就一直把自己定位在宋臣的位置上。 这让大宋朝廷的满朝文武都觉得杨七有利用价值。 在大宋对付辽国的时候,杨七很有可能会成为一柄利刃。 所以,大宋朝廷上的官员们才一直劝解着赵光义,忍着让着杨七。 只要杨七没有举起反旗,就走不到你死我活的局面上。 文臣们会想方设法的拉拢、分化、忽悠,然后用最温柔的办法,慢慢的消弱杨七,直到杨七虚弱不堪的时候,他们就会轻易的从杨七手里,摘走象征着功劳的果实。 这也是大宋文臣们最喜欢干的一件事。 这也是大宋文臣们最后力压武将,走上和皇帝共天下的一道金梯。 土匪是大宋的特色文化,招安同样也是大宋的特色。 大宋的文人们就喜欢招安。 他们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山林间的土匪。 然后等他们下山以后,拉拢、分化,最终用权谋把他们全部坑死。 然后再骄傲的告诉那些武将,看看你们这群丘八,费了那么多兵力干不过的土匪,我一张嘴就搞定了。 然后在丘八们羡慕的眼神下,他们升官发财了。 所以在大宋,只要不举起反旗,那么一切都好商量。 但是举起了反旗,那性质就不一样了。 不论朝廷有多困难,不论打得过打不过,朝廷都会集合兵力,跟你一拼到底。 这也是为什么同样是搞事情,杨七在西北搞的舒舒服服的,而符家在苏州、孟小波在川府刚开始搞事情,就迅速有大兵压境压了过来,然后碾压了他们。 而殇倾子的话,与造反无异。 所以这是在招祸。 看着三个人都紧张兮兮的,杨七也就不在卖关子了,他噗呲一笑,说道:“你们这么紧张干嘛?你们断定朝廷这一次赢定了,可是我断定,朝廷这一次必输无疑。” 杨大三人不解的看向杨七,质问道:“为什么?” 杨七幽幽道:“赵光义两次北伐,都输了……” 杨大皱眉道:“前两次也许是准备不足,这一次朝廷明显准备的很充分。” 杨七看向杨大,似笑非笑道:“仅仅是因为准备不足?” 杨大茫然道:“还有其他的?” 杨七吧唧了一下嘴,暗叹了一声。 这都怪赵光义粉饰的太好,而且每一次战败还有人背锅,而武将中真正看清楚的大佬又不愿意把这种皇帝的糗事分享给手下的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