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幽说了一句,却让吕端刚放下的心,又提起来了。 “这旨意我接了。可是当不当代州权知州,哪得看我心情。” 杨七似笑非笑的盯着吕端,道:“我若是辞官不做了。相信朝廷的律法也约束不了我。到时候,你们谁又能阻挡得了我回京。” “辞官?!” 吕端瞪着眼睛,愕然道:“十年寒窗苦读,一朝功成名就。你这么冒然辞官,多年得付出就付之东流了。你舍得?” 在这封建制的社会,辞官可是一件需要有大勇气的事。 一万个官员里面,只有那么一两个读书读傻了的家伙,才有勇气去辞官。 毕竟,权力这颗诱人的果实,可不是谁都能抛的下的。 杨七随意的挥了挥手,笑道:“十年寒窗苦读,一朝功成名就?你说的那是庸才。我从读书到现在,满打满算也就用了四年。而我,过了今年三月,也才二十岁而已。 辞官不做,过个两三年,给赵相公送点钱,到时候重新复出,轻而易举。 我还年轻,等得起。” 杨七这话是狂妄了一些,但是吕端不得不承认,杨七说的句句属实。 人家是少年天才,得官容易,所以舍弃起来,也不会太难割舍。 赵普贪财之名,朝野皆知。 如今赵普身体康健,再挺一个两三年肯定没问题。 以杨七和赵普的关系,到时候,送点钱,复官还真是轻而易举的事。 就算赵普不肯帮忙,人家也能靠着萌补的方式,重新进入官场。 因为人家还有另一重身份。 勋贵。 吕端就像是吃了死老鼠一样,心里不自在。 他从十岁发蒙,一直熬到了二十五岁,才考中了进士。 如今他官居四品。 和其他人相比,吕端是骄傲的。 可是和杨七一比,吕端自愧不如。 你一个官二代,还这么优秀,还让不让人活了? 吕端心里不自在归不自在,但他却不能眼看着杨七挂印辞官而去。 赵普可是给他下死命令了,一旦吕端放了杨七回京。 那么赵普在朝期间,吕端就别想得到升迁。 杨七的去留,可是关系到他仕途的,他绝不可能坐以待毙。 “杨知州,你有没有想过,一旦你辞了官。大同军怎么办?令兄现在陷入昏迷中,令尊这个节度使要归京,你再辞官不做了。那谁去管理大同军? 这杨家要是没了大同军,那杨家这个将门,可就没落了。 难道你忍心看着杨家在你手上没落?” 吕端的话,对杨七没有丝毫的影响,因为所谓的大同军,杨七看不上。 但是,这话却戳中了老杨的软肋。 公侯万代,这是每一个武将所期盼的事情。 老杨也不想他死以后,杨家没落了,然后从将门里除名。 毕竟,细算起来,老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