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将,下达这道「死命令」显得不太合适,但廉颇依旧我行我素地下达着这道「死命令」。
没办法,廉颇很清楚,现下的情况要比信陵君等魏将们想象中严峻得多——秦军后部的援军既至,那么东北面的秦军,或许也就在行动的路上了,必须要让晋鄙紧张起来。
事实上,白起所率的东北部大军已经开始了「拯救大兵司马错」的行动!
白起深知道,仅仅靠着从壁垒等散出调来的三万多大军,与魏军进行对攻,实际上的胜算并不算大,他必须在天平的一端再放上足够的砝码。
东北面,经过一夜外加一个下午修整,九万大军已经逐渐恢复战力。而这九万大军,也随即成为了白起手中最重、也是最后的砝码。
如何布置,将直接决定这场旷世之战最终的走势。
而对于这九万大军,早在白起下令周遭来援时,便已经做好了打算。这九万大军,白起分成了三部分:
主力六万大军全力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强攻赵括所部,若是能够突破赵军那是最好,如此便可彻底打通与司马错所部之间的阻隔,魏军再无回天之力,即便不能突破,也能对赵军的兵力进行足够的
牵制,从而令赵军无力增援更南面的魏军。
显然,赵军在之前的战斗中所表现出来的韧性令白起印象深刻。因此白起并未将破局点放在已经疲惫不堪的赵军身上,反而将其放在了突然出现的魏军的身上。当然这也跟近些年魏军糟糕的表现不无关系。
因此剩下的三万大军,白起做出如下部署:
一部两万骑军,自北向东再往南,绕过赵军所在区域,直插魏军侧面,会同壁垒等处调来的三万大军齐攻魏军营寨;
一部一万步卒,自西而南在往东,同样绕过赵军所在区域,增援夹在中间的司马错所部秦军;
可以说,白起已经将手中不多的兵力发挥到了极致。而白起对于战场的嗅觉也依旧是敏锐的,放弃强弩之末的赵军而突袭生龙活虎的魏军,换了旁的将军,简直想都不敢想,可偏偏白起就这么做了,不仅做了,还压上了手中的全部。
而战场也正一步步印证这白起想法的正确性。
魏军虽然是生力军,但除了魏武卒外,其余战兵的战力却是相当一般。昨日临时加入战场,一来便势如破竹,「进攻、进攻再进攻」是魏军上下唯一的想法,至于防守,魏军根本没有准备。
即便在廉颇的督促下,魏军终于在午后开始建寨挖沟,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