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时下多指天山南麓玉门关、阳关以西的诸多国家和地区。秦末汉初期间,广袤的西域大地上,活跃着大小五十多个国家。
这些小国,国虽小,但是都有国王,有城郭,有军队。最大的国是焉耆,有8万人口,一般国人口两三万,人口最少的国仅一两千人。
原住民有的是汉族,有的是羌族,有的是塞种人,有的是当地土着人。
随着不断地相互征战与吞并,在张骞出使西域时,只存在有三十六个国家,被称为\"西域三十六国\"。
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西域三十六国被匈奴势力控制,匈奴在焉耆设有幢仆都尉,向各国征收徭役和赋税。
汉武帝时期为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曾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自此,汉朝与西域的外交往来频繁。
\"西域\"一词,是汉宣帝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开始,当时\"西域都护\"管辖的地区即所谓的\"西域三十六国\"。
王莽时期,西域分割为五十五个小国,其中北道诸国,复受制于匈奴,汉遂罢都护。
明帝时,东汉开始发动对匈奴的战争。又遣班超出使西域,西域遂平。
但自桓帝时,国力衰弱,西域诸国又开始不服汉廷的统治,反复挑起争端。
如今凉州刺史孟佗准备许久也未能攻下疏勒,只会引起西域局势更加动荡。
吴咏站在一旁,这样天马行空地想着。刘御史却是不咸不淡的看了李校尉一眼,慢吞吞的回答道:“李校尉此言只是猜测,以后的事情谁也无法预料!朝廷不能寒了边关将士的心,若是犯了一点小错,便不管不顾追究责任,以后谁还愿意为朝廷镇守边关。是以,予以为,此事需暂缓!”御案后的刘宏,听到两人的唇枪舌剑,也不禁有些头大,于是转向一旁,询问道:“太尉以为此事该如何处理?”闻人袭听到天子的询问,连忙俯身拜道:“回禀陛下,老臣以为李校尉和刘御史之言,都有可取之处。韩非子云:明君之道,使智者尽其虑,而君因以断事,故君不躬于智;贤者勑其材,君因而任之,故君不躬于能;有功则君有其贤,有过则臣任其罪,故君不躬于名。因此,依老臣之见,此次汉击疏勒一事,孟刺史确有过错,当小惩大诫。”作为三公之首,闻人袭的话,也相当于盖棺定论了,殿内的诸多百官公卿也都息了心思,就是李校尉和刘御史也都退到自己位置上坐下。
天子听罢,也是点点头,随即环视满朝公卿百官,询问道:“诸卿以为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