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心理准备,禁民议政是早晚的事。
而今战国之风尚存,民间士人议政更是层出不穷,大秦每次颁行新政,都会被民间的士人争相议论,但因为六地士人大多反秦,在他们口中,秦之新政,最终都成了所谓的‘恶政’‘暴政’。
民间更是流传着一句谚语。
秦政勐于虎也!
以往朝廷强盛,始皇自不会把这些流言放在心上,但而今,始皇已察觉到朝廷已有些不稳,自不敢再继续放任,禁议便成了首要之事。
秦落衡其实并不认为此举有错。
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举。
他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他自信。
只要始皇肯相信他,给他三至五年时间,他将能让大秦耳目一新。
到那时,六国余孽也好,儒家余孽也罢,这些怀有异心的人,都将再难威胁到大秦统治,而原本对大秦持观望态度,甚至是怀有敌意的士人,也会陆续踏上仕秦的脚步。
因为他会向世人证明,大秦开创出的道路是对的。
没有得到世人认可,没有证明有延续性的体制,是难以为世人接受的,这也是为何天下士人大多选择观望的原因,昙花一现的体制,凭什么让深受三代体制影响的士人改旗易帜?
而他要做的。
便是证明大一统帝国的合理性、可持续性,及优越性!
!
想到这。
秦落衡突然有些明白,始皇为何想废除议事制度了。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眼下大秦的朝臣,虽然跟着始皇在做革新天下之事,但他们恐对自己做的事也十分迷惘,内心深处,还保持着夏商周三代的惯性思维,所以始皇才想废除议事制度,把一切权利集于上。
百官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只需按皇帝吩咐做事。
如此,帝国如臂使指,一切都按始皇的心意去坚决执行,那帝国自会变成始皇想要变成的样子。
而秦落衡跟始皇的政见不同。
他认为,事在人为,而今朝堂百官不符合朝廷要求,直接换成符合朝廷要求的官吏即可,毕竟路线确定后,官吏才是决定性的因素,眼下大秦的路线已经改了,官吏自然也要重新甄选,甚至是大动。
他旨在培养一批合格的官吏,以更好的推行自己的路线。
这是两种政见的歧见。
只不过,前面他并没想清楚,甚至还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