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骑兵的训练看似只追求一个纪律,似只有一个墙式冲锋,但谁要真这么看就很表面了。
马匹对于近代骑兵的加持同样很重要。
后者的作战半径虽然很短,甚至还需要枪炮的密切配合,但欧洲历史上的马种优化就是从近代骑兵大规模普及之后才有的,或者说普遍系统化的。
欧洲的高头大马是人家几百年努力的成果,从引进中西亚的优良战马小部分改良骑士战马始,到大量的建立起优秀的马种培养体系,那是几百年来不断的努力才拥有的结果。
所以近代骑兵在拥有高强度的纪律的同时,还拥有冲击力强更更快的优秀战马,这样的一支骑兵自然能吊打传统骑兵无疑。
不过这样的一支骑兵近代骑兵也不能彻底满足秦朗的需求,对比这样的近代化骑兵,秦朗更需要一支改良后哥萨克式的骑兵。
嗯,就是近代骑兵与哥萨克融合之后的终极体,而不是一开始的纯粹轻骑兵游骑兵。
大华夏自有国情在此。
宽广辽阔的国土和变化多样的地势地貌,这就决定了中国走纯粹的近代骑兵是不合适的。
必须是近代骑兵和哥萨克式的轻骑游骑两条路都走才行。
如此最精锐的骑兵部队,最合心意的骑兵部队,当然是两者综合后的终极体了。
但是想把一支骑兵部队既能墙式冲锋,又能单打独斗,这当然不容易了。如此的部队也必然会是骑兵军种中的王牌,是注定数量稀少的。
就如眼下郁洲山岛上的骑兵部队,他们这群人都被训练了再训练,几年时间的消耗啊,吃的喝的从无短缺,待遇优渥到军中第一位,那岂能不得出一个结果?
眼前的这五百人就是秦朗脑子里的骑兵终极体,毕竟他们是用银子和时间砸出来的啊。
二三十骑脱离大部队向前打马疾去,余下的人马组成了五个队列。
每队五列,第一排第二排一律挺着一丈二尺的骑枪,身后三排就是刀背加厚的马刀为主,同时每名骑兵的马鞍处都挂着一枪袋,两把双管手铳早就填装好了弹药,雪光耀人的马刀也随时都能出鞘饮血。
同排骑兵互相间帖的紧紧地,前三排骑兵——前后排相互间相距三丈,后两排则拉开到十丈的距离。
部队并没有停在原地等待着消息的传回,而是继续向北慢步移动着。
很快撒出去的探骑就有消息回到,前方三四里处就是清军骑兵。
后者正在围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