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顿好关小关后,李信得去煮制瓜子和炒山栗子。
纵使是在大家都不富裕的70年代末,首都人民的消费能力依旧不容小觑。
只是一个上午,昨天制作的近400斤的瓜子、600斤的糖炒栗子便销售一空。
当然也跟参与叫卖的人多有关,三十几个小弟,一人也就30斤,也的确不够卖。
为此李信又让手下临时支了两口大锅,打算加大产量。
制作工作并不用他全过程亲力亲为,只需把控好关键几个步骤就行,所以完全忙得过来。
另一边,关小关并没有立即上手工作,而是好奇地在小书房四下看了看。
整个小书房里排满了简易的木制货架,上面摆放着一个个形态各一的古玩儿,像什么白瓷碗、骨瓷杯、玉石印章之类,都是些小玩意儿。
不用说,这些东西肯定全是李信的。
因为她家也是这么个情况,只要是剩余的房间,全被堆满了李信运过去的老物件,并且以木质家具为主,特占地儿。
目光一转,墙脚的一个保险箱吸引了她。
绿色方形的铁皮箱子,要是没有那个旋钮,很容易被人误认为邮局门口的邮箱。
这东西以后也归她管了。
关小关屏着呼吸来到保险箱前,拿出李信交给的她的钥匙,按照密码把保险箱打开。
顿时花花绿绿的毛票晃花了她的眼,让她忍不住捂嘴惊呼。
只见,保险箱分为两层。
下面一层空间较大,放着几本厚厚的账本。
上面一层较小的,用来存钱,从最小的一毛到最大的10块,零零整整,各个币值都有,几乎挤满了大半的空间。
估摸着起码有6000块。
她飞快拿起最上面的那本账本,翻到最新一页,果然——
6581块3毛5分!
关小关知道李信他们赚,可也没想到会这么赚。
据李信说,团队一个星期轧一次账,今天刚好是周日。
也就是说,李信他们一个星期的收入有六千多块。
吓人!
这收入,估计都比某些成规模的公家单位高了。
怀着惊奇的心绪,她拿出几本厚厚的账本,打算下午好好轧一次账,算是侧面了解一下李信的产业规模。
账本从两年多前开始记账,记录得很详尽。
主要是两大方面,卖酒和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