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放下铁锤,余光看工匠们,正在打制弓箭的箭头。
现在他一共才三个工匠,暂时都是为他打造专用的箭。
他的弓是三石强弓,以前的朱高煦才二三十支箭,朱高煦觉的太少,让人先打造一百支备用。
“箭什么时候能打好?”朱高煦问。
“明天应该没问题。”李默小声道。
几人在里面呆一会,就觉的很热,赶紧转身准备出去。
朱高煦走到一半,回过头:“让他们停下。”
李默赶紧叫人停一停。
屋里的人都看着朱高煦,有三个工匠,还有四个似学徒工。
“天气比较热,大伙干一会休息会,多喝凉水,下午早点休息,也不急于一时。”
李默微微动容,工匠们好像没啥反应。
“短斧打的不错,每人赏银一两。”朱高煦又道。
“多谢殿下。”这时工匠们才欢天喜地的叫了起来,接着大伙一起叫,表情都很高兴。
看来大伙毕竟还是喜欢实在的东西。
朱高煦说完带着韦达和李默出了屋子,到隔壁另一个屋子里凉快。
李默道:“青年工匠姓周,以前在原先城北经营一个铁匠铺,下官以每月五两银的工钱,把他招过来。”
“铁匠铺移到这边,打着他们原先的旗号。”
“年纪最大的那李铁匠,以前是北平卫所的军匠,前年因为年纪大了,儿子接班,他回家了。”
明朝的手工业生产者分为军匠,民匠和灶户,军匠和灶户只从事特定产品军器和盐的生产,而民匠则充斥于官营手工业的各个部门中,生产着各类手工业产品。
像被李默招来的周铁匠,就是属于民匠。
但民匠也有大明朝廷独有的管理制度,洪武十七年和二十六年两次编改,总体来说,就是先确定匠籍,然后轮班匠、住坐匠。
轮班匠的意思是,各地匠籍,按丁数,路途远近,每年还要到京师去服役。
按这会大明的规定,木匠和裁缝匠是五年一轮回。
铁匠是四年一轮回。
这会大明共有62种工匠,最惨的是表背匠、黑窑匠、铸匠、绣匠、蒸笼匠、箭匠、银朱匠、刀匠、琉琉匠、锉磨匠、弩匠等,一年一轮回,等于每隔一年,就要去京师呆一年。
而京师里面的工匠,就叫住坐匠,表示比较近,用以和轮班匠以区分。
像周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