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满脸都是享受的表情,然后才开始品茶,轻啜慢饮,让茶香在唇齿之间流连,久久回味,其他人也都是差不多的动作。
“你老过奖了!”尽管杨老嘴里的清明,已经三十多奔四十了,可他在杨老面前,年纪仍差了一大截,只能做晚辈。
“老杨说得对,清明,在茶道上很少有人能和你比了,可惜啊可惜,如今社会越来越追求时效,能真正潜下心来钻研的越来越少了,哎!”另一个老人品味一口茶,享受一番却又感慨道。
“总有一些人可以传承下来的。”清明任然十分谦逊。
“小陆你来了,站了半天了吧?”杨老一回头看到陆晨,连忙笑眯眯的招呼他过去。
众人的注意力,马上就集中到陆晨身上,他们这个聚会,不是一般人能参与的,即使是杨老的儿孙们,也都没叫来,这是一个特定的圈子,不是圈子里的人来了,也只能干瞪眼插不上话。
“我也刚到,看到这位大师的茶道,被吸引了!”陆晨笑道。
“噢?小陆你也懂茶道,不妨说说看?”刚才表演茶道的清明眼睛一亮。
“惭愧,对于茶道我只是有一点了解,不敢说懂。茶道起源于中国,具体起源时间很难考证,不过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很盛行了,唐朝时期的《封氏闻见记》就有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也是最早见诸于文字的记载,那时候就已经发展出一套很完善的茶道程序,环境、礼节和操作方式都有一定要求,一般遵循洗茶、冲泡、封壶、分杯、分壶、奉茶和闻香的程序。”陆晨毫不怯场的徐徐道来。
当然,他说的也只是最浅显的,没有真正研究,很难说出很有深度的言语来。
“不错,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时间能用心钻研茶道了。”清明感慨。
“难得,你还知道一些。”吴老也在坐,笑眯眯的转过头来。
“小陆,来,我给你介绍,这位是孙老,专精瓷器鉴定,对玉器也很精通。”杨老拉着陆沉,来到一个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的老人面前,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老人一双仿佛看透一切的眼睛。
“小伙子不错!我记得你,在杨老生日宴会上,你的礼物,是一只大明万历青花缠枝莲纹小碗,杨老说是你捡漏得来的,眼力不错!”孙老倒是很平易近人,甚至还夸奖了陆晨几句。
古玩行业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捡漏,也是最容易出名的一种方式,不过捡漏可不是谁都能捡的,需要毒辣的眼力,丰富的知识,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