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对赛场的氛围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而东道主日本队则是在完全适应了比赛场地的情况下进行比赛的。
不仅如此,日本队早在确定了四强席位后就曾经提前到达比赛场地进行了适应性训练,算起来这已经是他们第三次进入比赛场地训练了,他们对篮筐已经足够熟悉了。
相比之下,中国队只能以赛代练,在比赛的过程中逐渐的去适应场地。
这就是东道主的特殊优待,中国队只能认了。
比赛开始前,中国队终于有机会踏上比赛场地了,比赛的场馆相较于其他场馆表面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像穆辰风这样敏感的球员就可以轻易的感受到其中的不同。
其中对球员发挥影响最大的就是地板的硬度,和并非主办方的问题,而是因为半决赛的场地位于北海道,这里天气寒冷,所以导致比赛的地板也要比其他地方要稍微硬一些。
这也是日本队如此频繁的去适应场地的原因。
穆辰风第一次踩上球场地板的时候,感觉像是猜到了犹他爵士和丹佛掘金的主场,这两个NBA的主场位于高原,气温较低,导致场馆内的地板要比其他的场馆要硬一些。
较硬的地板在弹性上就要差很多,使得篮球的回弹也要比正常球场要弱一些,所以球员想要篮球回弹到正常高度,就必须对篮球施加更大的力量。
篮球的回弹高度只是一方面,较硬的地板会导致球员的运动“机能”也会有所下降,起跳高度和速度都会受影响。
“不知道他们能不能适应这样的比赛场地。”穆辰风陷入了片刻的沉思,对于他来说在NBA征战过高原场地,适应起来也会快一些,但对于其他球员来说,他们几乎没怎么接触过这样的场馆,适应起来难度就要大很多。
特殊的场地,也难怪菲律宾队会翻车了。
赛前热身只有20分钟,中国队只能感受一下球馆的特殊,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适应根本不可能。
中国队的队员第一次运球就感受到了硬场地的不同,感觉篮球像是重重的摔在地面上一样,大部分都力量都被吸收,只回弹起了很低的高度,想要让球回弹到高一点的位置就需要对篮球施加更大的力量。
“这是什么破场地啊。”叶琳运了几下球,感觉十分吃力,完全打破了他的运球习惯。
可是,也有不受影响的,穆辰风和邱飞两个在NBA征战过高原球场的球员就完美适应了这块场地,李天龙和张嘉宁虽然也受到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