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步枪这种现代的说法,姜榆罔并不是很确定,但是他能够确定的一点是,这是这个时代最接近步枪这个概念的火器了。
···········
检查过负责守卫北城楼的五个阵列,攻击约五百士兵后,姜榆罔又开始进行了第二项检查,那就是原本孟养城中其他守军的战斗准备检查。
说是其他守军,其实就是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实际参与战斗的民夫,这些人中存在大量老弱病残,同时也没有响应的士兵的待遇供给给让他们,相应的,也没有士兵的义务。
但是在眼下的紧急情况下,这些民夫显然也是别无选择,只能加入到整体的守城队伍中,参加到守城战斗中。尽管他们参加战斗,存在各种主观客观上的问题,简单来说,就算不考虑其中根本不符合战斗条件的人的存在,单纯论那些有资质作为战士的人,也是完完全无的新兵。
这一点,因为其实是了解的很清楚的。他不知道别人的队伍的情况,单是他的莽古堡部队的情况来讲,后来孟养守备白千帆调配给他的部队人员补充,基本上全都是来自民夫队伍。
这些民夫并不抵触于参加部队,他们的情况是在部队中的地位低下,没有足够的待遇,武装和指挥安排,而并不是什么可以逃避战斗的特殊身份,所以这种不抵触,准确来说应该是无法拒绝和抵抗。
民夫的情况大体上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无法满足军队对于士兵的要求,也就是可能在身体素质上存在缺陷,或者年龄不合适;另一种则是纯粹的不符合队伍的人数编制,没有这么多的资源供给给这么对士兵,所以作为民夫跟随队伍参加队伍。
其实综合这两点来看,民夫可以说是没有武器装备的战士,其中一些人甚至也是有武器的。这一点,可以联系到古代战争中所谓精兵与普通士兵的区别来看。
古代战争中,经常会出现极高的参战人数的情况,有些时候,甚至能够在古代相对现代低很多的生产力条件下支撑数量庞大的士兵和部队。
虽然说古代战争中的士兵和部队标准是要远低于现代水平的,但是也不能完全脱离现实条件来分析问题,从一个相对的角度来看,古代部队所需求的装备水平和部队的组织水平的消耗也是很高的,大量的金属制品作为铠甲和兵器,又有战马等其实存在较高的组织和训练难度的部队。
另一方面,支撑这些装备消耗的,却是非常低的生产力支持能力,大量的小作坊式的生产和组织随意的生产组织,其所能支持的装备需求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