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府的花园里面,李言和唐诗诗两人相对而坐。
李言拿着一本书籍,在仔细的翻阅着。自从李言来到了唐府后,基本上是只要是在空闲的时间里面,都时拿着一本书在翻阅着,就没有断过手中的书籍。不过也是因为这,李言对于以前接触不到的知识,是掌握的的越多了。
在以前村子里面,李言要看书、要学习,都是张信从城里面给他带回来。而这些书都是很一般,如果是去参加童试、乡试还可以。但是不想参加考试的话,因为外面售卖的都是给人参加考试用的书籍,但是关于一些珍贵的古籍,就是基本没有,更别说更加珍贵的兵书了。
李言在唐府的这一段时间里面,只要是能在府上找到的兵书,基本上都是翻阅完了的。虽不说能背的滚瓜烂熟,但是还是能记到一些,到最后李言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
书,可以借鉴,但是在实际情况下,不一定有用。你学会了,不能照山搬式,而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出相对应的计策,且还要结合所学的,创造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兵书来,这才为兵为将之道。不能像那所谓的赵括一样,纸上谈兵,中看不中用。
而坐在李言对面的唐诗诗,则就是神奇的做起了刺绣。这让李言在看书的时候,时不时的看几眼,就像是要看出花一眼。
因为李言自从认识唐诗诗到现在,感觉她除了会做一点糕点外,其余的一点都是不会。可是现在居然做起了刺绣,这有点颠覆李言对他的认知。不过见道唐诗是做的有模有样的,刺绣绣的还不赖,手法也是十分的娴熟,想来也是早就就会了的。
而唐诗诗见到李言这个样子,又好气又好笑。气的是,李言看着就像是看到了什么新鲜的事一样。笑的是,李言那是不是看过来的表情。
不过虽然说这李言时不时的看自己两眼,然而唐诗诗也是没有回避的意思,很是平淡的坐在李言的对面,用心、细心的刺着每一针。
两人就是这样,几乎都没有人说一句话,都是在安静的各做各的。当然啦,互相的看几眼还是有的,不过唐诗诗每次看向李言,都是俏脸微微的红了红,显然是又想起了那天晚上的事情。
“唐伯伯好像把关于马贵和马一飞父子两人的奏折,送往京城应该有六七天了吧?”李言看着书,突然这样的问一句。
唐诗诗听到李言这问的,停下手中的活,看、点点头说道:“嗯,在你去买宅子的前一天送往的京城的。”
“既然这样的话,按时间算的话,今天或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