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时间停留在一九八二年,那市面上传颂的绝对会是雅达利的神话以及斯皮尔伯格对游戏的疯狂,但正是因为这种不断的成功以及对自己作品影响力的高度自信,一九八三年的时候,刚刚组建出电影出品公司,急需资金发展壮大的斯皮尔伯格,对自己的朋友,下刀了。 斯皮尔伯格想把自己的安培林娱乐发展成和卢卡斯影业一样的电影出品公司。 虽然没有《星球大战》这种国民IP,但他想到了一个点子。 电影+游戏+其他各种衍生品。 电影大卖,就能改编游戏。 改编游戏,就能疯狂挣钱。 游戏强化电影概念,和走进影院不同,它能够自己进入千家万户,在这种情况下,有了它们的陪伴,衍生品的价值,将会呈几何倍的增长。 于是乎,在雅达利出面购买《外星人E.T.》的游戏制作版权时,和环球穿一条裤子的斯皮尔伯格狮子大开口,直接要了两千五百万的授权费,以及高额的分成。 当然,如果仅仅只是这些,那也就算了。 这种敲竹杠的行为让整个谈判从年初一直持续到了年中,不仅如此,在合同签订之时,他们还要求华纳旗下的雅达利得在当年发售游戏—— 七月份合同才签,十二月就得正式上市,在没有数字制品的年代,研发周期,只有六个礼拜,而六个礼拜能写出什么样的游戏? 若是放到现在,对于R星这种一年都没法把《荒野大镖客2》从主机完美移植到PC的公司而言,六个礼拜连个BUG都写不出来。 当然,若是换成育碧,或许土豆已经种下去了。 于是乎,失败显而易见。 生产出来的一千多万份游戏,最后只卖出了一百五十万张。 卖不出去的无数卡带,被雅达利掩埋在了新墨西哥的荒漠之中。 当然,如果仅仅只是失败,那也就算了。 最令斯皮尔伯格难以接受的是,自己的《外星人E.T.》,一直都是被誉为拯救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在当时,市面上充斥着各种滥竽充数的垃圾游戏,因为这个行业挣钱,就连搞食品的公司都想从中分一杯羹,开发的游戏质量低劣的让人无语,而在造成大量同质化的同时,用户的热情也在迅速消退,大众对电子游戏的狂热消失的无影无踪,消费者不愿意购买游戏,人们都希望这个最爱游戏的导演能给市场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但—— 斯皮尔伯格最后还是选择了钱。 在互联网时代,只要是做过游戏发展史的视频阿婆主都会提到一九八三年出现的游戏史上最大的溃败‘雅达利冲击’,很多人将阿美利加游戏开发工作室‘全部’破产,第二世代游戏机正式灭亡,世界电视游戏发展中心从阿美利加转移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