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一分钟一发的鸟铳(火绳枪)无异是具有超级领先优势的。
而且就目前大明士兵的训练水平和鸟铳的质量而言,一分钟一发也是不可能,平时缺乏训练,上战场自然紧张,能做到两分钟一发便不错了,而且这还是在不炸膛的前提下。
难怪在对上鞑子一分钟可射六七箭的弓箭手时,明军火枪手根本无法形成火力压制。
如果能做到一分钟两发,再搞个三段射击,压制鞑子的弓箭手那就不成问题了。
相比与前两项改造,最后也是最难的便是膛线了,这时候没有专门的拉膛机,拉膛线可是如钻枪管一样高深且费时的技术活。
不过其中的机械力学原理,朱由检还是略懂一些的,让毕懋康根据这些原理设计一款的拉膛机,多试几次,应该问题不大。
有了膛线,步枪的射程将会更远,射击精度也会更高。
十九世纪中叶的米尼步枪,有效射程可以达到九百米,这对于如今有效射程不足一百米的鸟铳来说,无异于云泥之别。
受制于这个时代的冶炼工业水平,以及工匠技艺和机械加工精度的限制,朱由检觉得让毕懋康完全还原十九世纪中叶的米尼步枪也不现实。
但能实现有效射程五百米,保持每分钟两发的射速,这样的火力输出也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