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么呢?
酒坊做酒用陈米,虽然并非人人皆知的事情,可是常年出米的那几家是全都知晓的。
也是在酒行里公认的。
只是韩家收的陈米不是一点点,光是有一家米行卖给韩家,就有三千担陈米。
可一家米铺,哪里有那么多的陈米呢?
分明就是把新米也卖了出去。
那韩家打着收陈米的旗号,买走的却并非只有陈米。
更别说糙米了……
几万担的糙米,得要多少人吃?
还年年都是如此……
阿琅越想越觉得不可思议。
更有种背脊生寒的感觉。
无论是陈米,新米,甚至是糙米,都是大米,能吃饱的。
吃饱了的人,能干什么?
行军打仗?
如今,要找到韩家的米仓才行。
找到米仓,就能知道韩家到底买这么多米,昧下那么多银钱粮食,到底所为何。
总不至于,他们买那么多的米粮,囤积粮食,是为与民争利吧!
一切,都得等到江叔他们找到韩家米仓的位置才能下定论。
明家设宴的日子还没到,明家倒是先来了一批客人。
客人是蒋舅母娘家的兄弟。
蒋舅母的父母早就去世,娘家兄弟可以说是蒋舅母照看着长大的。
当年蒋舅母嫁进明家的时候,父母还未亡,也是边疆有名的人家。
蒋舅母更是以爽利的性子出名,加之明老大人夫妻俩常年战场奔波,并未有那些门第的想法。
而且,明光庭当时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人老实,肯干。
蒋舅母和明舅舅可谓是般配的很。
明老大人相中明光庭的也就是因为他人老实,肯干。
不为自己老两口着想,也要为明惠雪着想。
到底女儿出嫁,若是有个娘家在背后支撑,夫家也不至于欺负的太狠。
而且,老太太明显是不喜欢明惠雪的。
那么,娶个爽利的妻子,对明光庭,明惠雪都有好处。
只是,某些时候优点也会变成缺点。
爽利的蒋舅母,到了娘家兄弟面前,那就是心慈面软了。
只要兄弟有所求,想尽办法都会做到。
这次蒋家舅舅拖家带口的跟在后头进京,也是因为明家举家迁往上京,往后也不大可能再去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