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一脸高兴的熊孩子们,是否也乐在其中呢?
对于这种猜测,老师们越想就越觉得有可能,而且还有佐证,比如说风铃镇的四条规则。
一,孩子有矛盾打架,一定不能用武器,哪怕是小木棍都不行,这是铁律。如有违反,必受重罚。没有任何情面讲,只要发生,就算有对在先,也会受到重罚。而已不问对错,责任大部分都将由用武器之人的父母承担,没有商讨的余地。
二,孩子绝对不能以大欺小,范围一定不能超过上下三岁。就是说十岁的孩子,一定不能欺负六岁的孩子。只要被发现,必受重罚,而且欺负人一方的父母不止要带孩子上门道歉,名字还会被写到镇中心的耻辱板上一年,作为教子无方的证明。这就导致一件很有趣的事,你被同龄人欺负,可以找一起玩的小伙伴讨回公道,却一定不能找更大年纪的人帮忙。
三,被欺负,可以有讨回公道权。孩子要是觉得自己打不过对方,可以找一个年轮相仿的人帮忙,而对方不能拒绝。当然也可以找父母出面解决,不过男孩子们基本都不会找父母,因为会觉得很没面子。
四,男孩子严禁欺负女孩子,只要发生绝对是重罚,没有任何人情可讲,而且镇中心的耻辱榜上也会留名。在风铃镇,男孩欺负女孩是一件极为丢脸的事,是会被其他人看不起的。
以上四点看似都很难达成,也很难遵守,可经过几十年的习惯以及教育,已经成为风铃镇生活习惯的一部分。人就是如此,开始肯定会觉得难,做不到,觉得麻烦,可为了孩子,时间一久也就慢慢养成习惯了。
而这四条规则,也被一群熊孩子称为江湖规矩,不遵守会被其它熊孩子不耻。江湖人不就讲究个坦荡?
用以前风铃镇一个老先生的话说,大致就是所谓的堵不如疏。
基于以上因素,以及多年来的习惯,让风铃镇民风一直就比较彪悍。也让这里的孩子比其他地方的孩子更加调皮,却也更有灵性。
一群回过神来的老师,相互对视都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什么好。
都在考虑是不是别人都乐在其中,只有自己是黑暗的想着惩罚调皮的熊孩子?这真是一种解压,化解双方间隙,从而流传下来的传统?
最重要的一点,对于这种大规模的学生斗殴,以及很多老师参与进来的事,学校一直保持着暧昧的态度,是因为学校高层早就看透了其中的关键?
更诡异的是,细想过后,他们都觉得中间的熊孩子,好像也没有之前那样让人生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