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宝玉在去寻贾母的路上,一边走一边琢磨该怎么跟老太太说这个事情。其实荣国府里上到主子下到奴才没有不明白贾母心思的。一直以来,宝黛二人那可都是老太太的心尖尖!一个是自己嫡亲的孙子,一个是自己嫡亲的外孙女,一早就把他们两个从小放到一起亲自教养,就是希望两个玉儿从小一起长大,两小无猜,感情和睦。
果然不负所望,如今两个玉儿都长大了,一个生得面若秋月,一个出落得婉转风流,站在一起俨然一对璧人。两人自小脾性相投,相处的情意自是愈发深厚,难舍难分。贾母自是越看越喜欢,盼着早日把一对玉儿凑成双,本想等到黛玉及笄就给两个玉儿提亲。
可谁知道这半路又杀出一个“金玉良缘”来搅局。这“金玉良缘”背后的始作俑者是谁,贾母再清楚不过,但又不好明着反对。有看官可能会说了,贾母在荣国府不是一言九鼎吗?这话虽是没错,究竟这所谓的“大义”不在贾母一边啊。
那个年代的人都很迷信,“金玉良缘”又是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况且宝钗的才貌家世又确实配得上宝玉,宝钗处事圆滑,滴水不漏,八面玲珑,到处讨巧,再有王夫人、薛姨妈里应外合造势,一时似乎成了府里众人眼里宝二奶奶的不二人选。
这一下子倒把平时病怏怏的黛玉给比下去了,况且黛玉又是孤女,娘家没有父母兄弟姐妹扶持,贾母想要反对在大义上又似乎站不住脚。尤其是黛玉的病根一直让贾母左右为难,犹豫决难决,担心会影响到宝玉的子嗣(子嗣问题在那个时代可是非同小可的大事),王夫人等人必然也会拿这个来说事。
宝玉琢磨着,突然想起五年前做的那个奇怪的梦来,于是计上心来,心里一乐:“嘿!咱就来个以彼人之道还施彼身,你有金玉良缘,俺有木石前盟!”。胡诌典故那是宝玉的拿手好戏!于是一个木石前盟的故事就新鲜出笼了。宝玉三步并两步的就走进了贾母的院子。
宝玉刚走到花厅门口,鸳鸯就亲热的迎了上来,一把把宝玉拉了过来,笑道:“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老太太正要让我传宝二爷过呢!”。“我也正有要紧的事儿要跟老太太禀告呢,老太太歇过晌,起来没有?”宝玉问道。鸳鸯一边大声的通报了一声:“宝二爷来了!”,一边低声音对宝玉道:“老太太正跟太太、薛太太、琏二奶奶在花厅打牌呢,今儿老太太兴致不高,我猜应是在忧心林姑娘的缘故吧。”
鸳鸯在一边打了帘子,宝玉走了进去,见贾母正戴着老花镜坐在榻上,左首边坐着王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