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公司作为娱乐行业的一部分,很多时候都是少不了媒体公司的帮忙。有媒体公司帮忙的影视公司,和没有媒体支持的影视公司,完全就是两个概念。
前者可以非常轻松的宣传自己的艺人,让自己的艺人常年出现在大众面前,哪怕什么都不会,也可以获得一个很好的观众缘。而后者就算是水平再高,可是却没人知道,一身本事发挥不出来,什么都做不到。
而森兰的飞书网,就是有媒体性质的网络。想到这个,郭宏兵也是笑了起来,甚至还带上了一些调侃之色。
“你们公司确实是自己就能够宣传啊,你们有你们自己的飞书网,在那上面就可以找人带节奏做宣传。你们的音乐不就是这么宣传的吗?我看现在网上有几个挺火的新的歌手,我都不知道那到底是谁,也不知道他们唱过什么歌,就莫名其妙的开始火起来,还好像粉丝无数,跟你们公司的炒作有关吧?”
说道森兰的炒作,郭宏兵也是早有印象。因为就在最近这段时间,森兰在音乐行业里面确实就正在胡作非为——这话一点也不夸张,那些音乐行业的前辈就是这么说他们的。他们不知道从哪弄来了一批长得好看的少男少女,当做偶像开始宣传——这些人唱的是没有难度的口水歌,打扮的倒是花枝招展。可是就是这些心思不在音乐上的音乐人,反而非常受到市场的欢迎。
为这件事情,森兰没少挨骂。
“应该有关吧,我不太关注这些,可确实是这么告诉霍翔的。”杜立鼎虽然一向不在意被人当面调侃,但是说起来这还是脸红了一下,不过他也为自己的行为辩解着,这是无奈之举。
“咱们国内的音乐产业不赚钱,光靠卖歌怎么也赚不到钱。因此我们想要做音乐市场,就得玩点歪门邪道的——偶像经济这玩意儿玩起来还是很有用的。你别看他们那些小偶像们唱的歌不怎么样,但是他们的歌销量可不比顶尖的歌手差,而其他们的形象好啊,只要知名度高了之后,自然就有广告商愿意提供合同,算下来比单纯做音乐也不少赚。”
“怕是反而多了不少吧?”郭宏兵反问了一句,“那影视行业,你是不是也准备这么做?”
杜立鼎说这么做赚钱,郭宏兵完全相信。而如果杜立鼎也准备在影视行业这么做,他倒是也不觉得稀奇:炒作这种事情在娱乐圈一点都不少见,至少香港人就是这么干的。他们那边随便一个人都号称是天王天后,亚洲巨星,这样的事情郭宏兵也是见的多了,不足为奇。
森兰本来也有这么做的前科,他们再这么办也实属正常。
“你这次可还真说错了,在影视行业,我还真的不是这么想的。”但是对此,杜立鼎却摇了摇头,一口否决了他的想法,“我在音乐行业确实这么做,但那是因为确实没有别的办法。音乐市场想要做起来太难了,不搞歪门邪道的不成。可是在影视行业这么做却不成:影视行业的潜力很大,将来发展之后绝对不可限量。比起来影视的收入,那点偶像行业的钱就不算什么了。非得靠着炒作来玩影视,那反而是舍本逐末,自毁长城了。”
“你的意思是你还真的想要好好拍电影?”郭宏兵倒是有些意外,也继续不解的追问了,“真要是好好拍电影的话,烧冷灶能成吗?光凭着国内这些没什么名气的演员,想要拍出来好电影不容易吧?”
“恰恰相反,依我看,想要凭着香港电影人拍出来真正顶级的好电影才难。要真说影视剧水平的话,其实香港本来也比大陆强不了多少。你要是看看欧洲电影节的奖项就更会发现,大陆好歹还有几部获奖作品,香港吹了那么多年的电影产业发达,可是一部获奖电影也没有……甚至连墨镜王都没拿到过任何一次三大电影节的最佳电影奖项。”
杜立鼎的回答让郭宏兵一时愕然,他仔细想了想,才发现事实好像真的如此。
香港的文艺片水平到底如何真的是一个很难评价的事,他们的电影产业发展了那么多年,一直自称自己的电影水平如何发达,可是尴尬的是却一直都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奖项。就算是最为被人称道的文艺青年墨镜王,其实最多也就是拿到过最佳导演奖,最佳影片他从来没拿过。
大陆和台湾的导演虽然名气不响,但是张国师,李安,侯孝贤等人,甚至是更晚一辈的贾科长都在三大电影节有所斩获,相比之下,香港电影节也更显得尴尬。虽然这里面确实有一定的运气因素使然,但是不得不说,文艺片方面,香港影坛确实没有什么太过卓绝的成就。
要是只比艺术性,香港电影没有多少出彩的地方。但是比起来商业性,他们的影视水平对大陆却是碾压级别的伤害。虽然杜立鼎以后也经常听人议论过,TVB拍戏穷的可以,一套服装轮流用,一个破碗可以用三十年,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港台曾经的很多影视作品,确实在影响力上更加出色。
中国电影并非没有创作能力,也不是找不到合适的题材,但是商业化模式却远远不如香港。
“论水平,咱们国内的演艺界水平不差。只是咱们80年代以前从来没有拍过商业片,这方面做的自然不如香港。这一点也没有什么不能承认的,香港的影视行业确实有它的可取之处。”
香港电影虽然日渐没落,但是终究辉煌过。他们也确实有很不多了不起的经验值得称道。首先武侠片里面的动作场景自不待言:这方面香港的人才储备绝对是世界领先的水平;其次,虽然TVB的道具简陋到让所有人都吐槽不已,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TVB电视剧的音乐制作水平可一点不差,他们的影视剧歌曲一直颇为出色。再有就是香港的影视剧很多都让人觉得韵味十足,这就只能说是艺术指导的水平高了。
这些东西,大陆到现在也是差距颇大。而且更让人觉得可悲的是,在香港电影人北上的时候,大陆的演艺圈光顾着忙于追逐大牌,却没人去学习这些,以至于连好莱坞的动作戏都学会了,大陆还做得一塌糊涂。
这样下去,也注定拍不出来好东西,杜立鼎自然也不愿意看着这个情况发生。
“香港的优点在于他们的商业模式,因此比起来那几个大牌,倒是香港幕后的东西更值得学习了。学会了他们的运营,用我们自己的演员也可以拍出来好作品,想要取代香港的演员也不会有多难,比几个明星重要多了。只是这事可能不太好办,尤其是一开始的时候,运营也不是那么快就能学会的,可能拍不出来那么商业化的作品。不过这其实也好办,我也想到要怎么解决了。”
“你又有什么办法了?”
“简单得很,加特效。”杜立鼎自己也想起来了成大哥的话,自己也觉得有些好笑,“实际上,最近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索赚钱的问题:前一阵子我见了张国师,他和我说,电影想赚钱,光靠着这些文艺片,小成本电影和洒血浆的片子是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投资大片,拍摄真正的大投资电影才是正确的方向。这个想法其实和我不谋而合:说实话,我是一个没什么创意的人,我总觉得电影发展了这么多年,故事片的那些套路,电影基本上已经都用过了,观众们未必会喜欢。而想要真正吸引观众,我们就需要一些他们没见过的东西:比如说,越来越好的特效,以及前所未有的大场面。”
电影的发展,杜立鼎根本不懂,但是他至少知道一件事情,就是未来几年里面,什么样的电影才会最为流行:在他的记忆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片的定义一直都在变化。在世纪初的时候,人们提起来什么是大片的时候,还喜欢问一下电影的主演是谁,但是,也许是阿凡达,也许是其他的什么电影之后,人们评价大片的标准,就已经发生了改变,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说起来什么是大片的时候,都会不约而同的问一下:特效怎么样?
特效怎么样?这似乎已经成了大片的标准之一。在杜立鼎记忆中的那个未来,一部大制作电影可以使用一群名不见经传的演员,也可以剧情简单粗暴到几乎没有,但是在特效的问题上,谁都不敢有半点马虎。21世纪的观众似乎有着以前的观众们从来没有过的一种奇怪的想法:特效才是决定一个电影好坏的关键。
这样的事情并不奇怪: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特效手段的提升,电影对于特效的依赖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另外一方面,没有特效的电影故事,再怎么剧情出色,也总归是难以玩出来什么新鲜花样,而特效可以让想象力更加发散,也可以让故事更加离奇,这也可以让人们追求刺激和新鲜感的感官得到满足。
人和人打架没趣了,得看打怪兽才行;练武没意思了,得修仙才行;婆媳关系没意思了,得宫斗才行……影视剧的很多东西追求的就是新鲜,自然也得搞出来点好玩的东西才行。
而想要放飞想象,自然少不了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