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问题回来了,盛亚走品牌年轻化的策略是不是正确的出路?
我觉得这不但正确,更是一条必经之路。
在尚未被市场、竞品与趋势所击倒之前未雨绸缪,去讨好你的潜在消费人群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是潜在消费人群是需要培养,万万不可在培养潜在用户的同时你去伤害你既有用户的利益与对品牌的忠诚度。
让我来举个简单的小例子。
假设你是个非常喜欢于谦老师的“德云女孩”,你喜欢于谦老师喜欢到了一种非常痴迷的状态——你觉得于谦老师长得很可爱,你觉得于谦老师的衣品很得体,你觉得于谦老师的爱好既很亲民又不庸俗,你觉得于谦老师的情商非常高、人缘好到爆,你觉得于谦老师的相声专业能力已经是宗师级别的水平。
但是于谦老师为了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买票看他的演出,他去跟华晨宇学乐理,然后每周上《我是歌手》争榜首,你还会再喜欢于谦老师么?同样,那些《我是歌手》的忠实观众会因此而喜欢于谦老师么?
我相信你会给我一个否定的答案。
但如果于谦老师为了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买票看他的演出,他去《我是歌手》的总决赛给华晨宇当帮唱,你会不会更加喜欢于谦老师?同样,《我是歌手》的忠实观众心中会不会在一票相声演员中唯对于谦老师情有独钟呢?
我相信一部分人会给我一个肯定的答案。
同样都是于谦老师,同样都是上《我是歌手》同样都是跟华晨宇合作。你的反应为什么会不同呢?
因为隔行如隔山。
你说相声的,唱歌唱得再好,去专业的歌唱比赛争名次你那叫“搅合”。
但是你作为相声演员,你唱歌唱得还行,你去帮专业歌手拉人气去,你那叫“帮忙”。
性质不一样,观众心中的喜厌程度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是这理儿不?
问题出在“定位”上,在娱乐圈,这个叫“人设”。
尽管今天还有人喜欢玩“跨界”,但是没有哪个营销大师会教你把“跨界”完成“越界”。
“定位”定下了你的位置,你在你自己的座位坐得好好地突然脑子坏掉了你去抢别人的位子,那你就是“越界”,让人讨厌。
“人设”设定了你的角色,你不演自己的剧情改去抢别人的故事,你这叫“抢戏”,让人恶心。
但是,你跟人商量好了,俩凳子拼一块,你大腿跨人大腿上,人大腿靠你近一点,别人会觉得你俩关系好,这么坐还很新鲜。
你在设定上是个坏人,但是你对你的爸妈、老婆、孩子又特别的温柔与关爱,你这个角色立体、饱满。
明白了吧?
说回盛亚。
今天盛亚在保护自己既有的用户,就是那些生活在近郊的中老年人,给他们以团购的福利或老带新的减免,他们会对你更加忠诚,同时你在政策上鼓励他们把自己的子女甚至是隔一代的小朋友一起带上,那么盛亚将会打开用户持续增长的大门。
但假如盛亚真的如吴总所说,一味去强调盛亚的“时尚”,那么不过是硬着头皮做了“越界”与“抢戏”的错误决定。
但是如果要尽快满足“年轻情侣因时尚而来”的客户需求的话,我的建议是在不伤及主品牌利益的情况下,最小程度地去开辟一条副线品牌。
就像Armani为应和年轻市场审美与售价接受度的前提下,成立EmporioArmani一样。
让今天不太适合GiorgioArmani的年轻人也能拥有Armani,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与消费观念,使其成为对品牌的忠诚度——等有一天他们发现穿EmporioArmani有些不太适宜的时候,自然而然去选择GiorgioArmani。
那么,属于盛亚的EmporioArmani在哪里?他的卖点又是什么呢?
我想我必须要去一趟盛亚看看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