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越渐不好的局势,陈华显然有些慌乱了,他选择了以往作为布政使时使用过的方法,也是官员们常常暗地里用的方式,以官压民。
火烧文馆,阻止士子上表万民书;关押闹民,威慑闹事灾民。陈华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明天的粮食上面了,只要太子拨调的这批粮食到了,那么一切问题还有补救的机会。
城外河堤,陈华又是张望了一天,然而河道上却依然没有任何官船到来。
陈华也派人去打探押送粮食的官船,然而今日才出发的探子,怎么会传回来消息呢?
强行压制民意,最终只会令民意积蓄成更加猛烈的祸乱,更何况在庐州府城里,还有陈王燕捷的人,在暗地里煽风点火。
又过了三日,陈华越发有些憔悴了。
漕运,也就是利用河道和海道调运粮食,是当时常用的一种运输方式。
京都到庐州府的运粮水路,是从京师户部粮库出发,借助京杭大运河,到达徐州,然后东下经过淮安府,转向西南过凤阳府,之后便到了庐州府,快则两日,慢则三日。
然而到了今日粮食却依旧不见踪影,探查的探子也没有任何音信传回来,看来多半是被陈王的人扣押了。
……
“贪官贪粮!不给活路!”
不知怎么的,一股有组织的灾民涌现在庐州城里,一群人浩浩荡荡的朝着知府衙门走了过去,沿路上不时有一些怀有同感的灾民加了进去。
短短半响,竟然凑起了七八百人。
这些闹民将知府衙门团团围住,领头的人领声叫着:“贪官贪粮!百姓没有活路,希望知府大人惩治贪官,发放粮食!”
碍于聚众闹事的人太多,衙役们即使手里握着长刀,也不敢走出衙门,一无往日欺压良民的威风。
叫嚷了多时,庐州知府宋大人这才慢悠悠的走了出来,倒不是他不重视,实在是被这阵势吓到了。想不到那些平日里见到当官的就吓得低头的平民百姓,发起怒来也是这般可怕。
宋知府觉得,若是处理不好民愤,估计这群家伙就会冲破衙门,到时候先不说自己生死,就是自己的官名恐怕也臭了,这辈子都不可能升迁了。呵,生死面前,倒是只关心自己的官职。
“各位百姓有所不知,朝廷派来赈灾的钦差论起品阶乃是本府上官,尔等都知道本府是极为爱护子民的,怎会贪墨灾粮?诸位不如先回去,给本府一些时日筹措粮食如何啊?”
宋知府满脸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