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以后,一直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现在,他可以安睡了。
面对士气军心已经散了的赵军,公孙止已经站在一个胜利的制高点上了。
不过,现在好像还缺点什么……
缺点什么呢?
对了,是刀剑的问候。
当下公孙止便坐了起来,看着战图:
“来人!”
门外执戟郎闻声而进。
“传令公孙输,让他领本部公孙骑三千人突袭赵军西北大营!”
西北大营,正是赵集的大阵。
赵集一介文士,哪里懂兵事,而且秦军斥候已经摸清了他的布防了。
公孙止要给这个赵国国相一个大礼。
执戟郎领命而去。
接下来嘛……公孙止觉得这样还不够,现在赵集部只有兵马五万,其他人已经开始后撤。
也不知道赵集怎么想的,居然把五万人马全部堆在大阵里,他也不怕大军夜里炸营。
这个年头行军最怕的就是炸营,深更半夜的,只要有一两个人不对头,整个大军就会乱作一团,运气不好的话甚至会让整个大军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而杜绝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分兵驻守,这样做一来可以防止炸营之后全军覆没,二来也可以和其他阵营行成掎角之势,无论是战是退,都可以从容不迫。
可是现在的情况是这个赵集居然把五万人都堆在了一个大阵里,这样的机会可不是每次都有的。
公孙止自然是知道这一点的,他现在派遣公孙输出发,目的不是要斩杀多少赵军,而是要乘着夜色,让赵军炸营!
公孙输领命之后,自然知道公孙止的意思,现在天色已黑,自己只要乘着夜色,冲进敌军大阵当中,都用不着拔刀子,只是公孙铁骑的马蹄声就能让赵军上下乱作一团。
而且看天色今夜也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简直就是偷营的最好时机。
了解这一点之后,公孙输也不在墨迹,直接就领着本部人马出发了。
相反赵集这边才刚刚结束一场争论,而争论的主体就是赵集的屯兵政策。
和赵集争论的正是赵蒙派来的特使。
赵蒙特使带来了赵蒙的亲笔书信,全文极其谦卑,简直就是在执子侄之礼,信中言辞恳切,好言劝说赵集不要驻兵一处。从这一点看,赵蒙还是有点本事的,最起码他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放低自己。
可是他的谦卑不就显示出了赵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