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起伏的年代,粗犷热血的壮志豪情。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虽然这里不是赤壁,但龟山之上是鲁肃的衣冠冢,龟山之内则有瑾瑜。
李瑾瑜处在一个很特殊的状态,可以称之为“武学障”,也可以说是武道境界突破前,无穷无尽的灵光。
可能在生死决斗中无甚领悟,也可能只是看到一朵花,一根草,便能够进入顿悟状态,属于完全不可控。
顿悟本就不可控,但李瑾瑜这种不可控,不仅来时无影,毫无预兆,而且去时无踪,好似被钢刀硬生生截断。
这种浑然无序的状态,更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变化,就比如明明是在龟山之内战斗,怎么会想到赤壁呢?
话又说回来,谁规定不能想呢?
范仲淹去过岳阳楼么?
没去过啊!
苏轼写《赤壁赋》的时候,游览的也不是真正的赤壁古战场。
李白就更厉害了,直接《梦游天姥吟留别》,明明白白的表示,我根本就没去过天姥山,这是我想象出来的。
相比于李白的梦幻,龟山至少有鲁肃的衣冠冢,至少还有“瑾瑜”。
另有一点,便是这种突如其来毫无预兆的顿悟,主要在于忘情天书。
忘情天书并非无情,反而有情,有情后始能忘情,忘情后方能高情,高情之后,即能把己身之意志生命,融入到大自然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之中。
这种精神情感的变化,在境界突破的时候,让李瑾瑜的内心异常敏感。
不是暴躁易怒的敏感,而是眼观天地人三才,自然而然会有所领悟。
天地自然,万法源流,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采天地之精,以补我之精,采天地之神,以补我之神,因天地之化,以造我之化,因天地之命,以续我之命。
天地之气不息,则我之气不息,天地之化不止,则我之化不止,天地之命不坏,则我之命亦不不坏矣。
邀月怜星的真气无穷无尽,但只是真气收敛,只是自身的力量,李瑾瑜却能把山川地脉、天地自然,尽数汇聚在身体之中,爆发出无始无终的力量。
李瑾瑜的拳头忽然重如山岳,如顺流而下的八十三万大军,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忽如蜉蝣天地,沧海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最让邀月怜星无奈的是,李瑾瑜诡异多变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