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兄在朝中愈发式微也是一点。
皇帝如若仅凭个人喜好就给后宫定尊卑,儿戏的很,自然会根据前朝的情况,来处理自己后宫这些个家事。
赵媛儿的父亲虽说仍做着自己的两广总督,与京都相距甚远,看他那脾性,也不屑于入京为官,这也倒好,不论她荣宠如何,国丈的势力再大爷大不到哪儿去。
淑妃被罚的事儿清音阁上下是知道了。而后布匹、珠宝、奴仆这些个赏赐也都跟着送了过来。都说一朝荣宠,应有尽有,康嫔毕竟是宫里的老人,起起落落,早就看淡,见着这些赏赐,抬了抬眉眼,除了一句谢皇上赏赐外,没再做什么评价。毕竟也是受过恩也失过宠了。在如何高兴也就如此,就像当初再如何失望也不过是那般罢了。
当然,也不是一成不变,这领赏的时候也有一件趣事,就是那些奴才送来以后,康嫔第一句话,便叫小成子去挑,会做农活的留下,不会做的送回去。好像是铁了心要把这清音阁往小农院那儿发展。
跟在皇帝身边的冯公公瞧着一片菜地和鸡仔子,有些尴尬地询问康嫔要不要换一座宫苑,却被康嫔拒绝,说在这儿也挺好的。康嫔是把这儿当做农家乐趣了,可只要这些个田地还在一天,就证明内务府克扣之事根本无法抹除。冯公公知道这下内务府是要遭殃,擦了擦额上的冷汗,又问康嫔还有什么要求。碧溪在一旁试图提一嘴三公主,可主子从头到尾都没有再提此事,眼神示意她不必多言。
冯公公似乎也等着康嫔提起三公主之事,等了半天却都没有等到,只能自己先说“三公主殿下在德妃那儿住的倒也是舒心,可皇上说了,母女分离到底伤心,不如……”
“德妃娘娘对华儿的好,本宫是看在眼里的,当初我受困受难,是德妃施以援手,没有叫华儿跟着我受苦。如今我虽重回嫔位,心里头还是记挂着德妃的恩情。她膝下无子无女,华儿跟着她,我也很是放心。冯公公,此事我会亲口和皇上说的,我不想因为这事坏了我与德妃姐姐的情谊。”
“那娘娘您若是这样想,奴才就不再多说了。皇上这会儿还在书房。等忙完了,想到清音阁来用午膳。娘娘,您先准备准备吧。”
“多谢冯公公,今日劳烦您了。”
“这有什么好麻烦的?娘娘您才辛苦。”
冯公公说罢便走了,嘱咐了康嫔等着迎接圣驾。
这放在过去,康嫔自然是要精心打扮,细心梳妆,再叮嘱小厨房好生做出一桌的好菜。毕竟当初也曾把这个男人放在了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