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都市言情 > 他有一剑 > 第一百零一章 九禅寺有老僧

第一百零一章 九禅寺有老僧(2 / 1)

休息一晚,该启程了。

何家的宴会,还是热热闹闹的,但是跟余真意他们没什么关系。倒是这菩提州的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余真意也是佩服在这何家,一个州得有多少人?

每天都吃,听说菜还不错,一般人家哪能遭得住这个。

余真意牵着踏雪,准备去往九禅寺。大唐信佛的人蛮多,所以这菩提州,信徒众多。走在路上,时不时都能看到光着头的修士。

余真意一行人,还是挺惹人注目的。看上去也不好惹,所以一路上,没有遇到什么事情。御风飞行老远之后,来到了九禅寺。

九禅寺历史久远,这个宗门屹立很久,只不过如今有些埋没了。

菩提州九禅寺,座落在今菩提州老城东二十五华里处。

北依邙山,南望洛水,是佛教传入大唐后由官方营建的第一所寺院,拥有多年的历史。自大唐开国以来,历代曾有不少名僧大师来此译经传教,成为佛教有名的修行宗门,佛教之源和祖庭。

在以前的抵御妖族战斗中,九禅寺可谓是当仁不让,总有高僧冲在最前方。

余真意来到山上的时候,抬头望去。

紫金山环抱,苦陀河流经,金顶俯砚,仿佛一朵金莲花。

比起宝塔宗,这九禅寺,显得更加有佛门气息,少了一些世俗的味道。三星之地,善感满舟,聚合三皈,五戒十善之地,圆满天地乾坤,聚促智慧光芒之地。

据说当年九禅寺布局严谨,建筑古朴,宏伟壮观。九禅寺香火鼎盛,信众络绎,高僧倍出。,寺院道风纯正,治学严谨,修行精苦,是菩提州众多寺院中,参修佛法成就最显著,最有威望的寺院之一。

此时菩提州的人,大多数去何家蹭饭了,在九禅寺上,少有的香客,都是一些富贵殷实人家。

余真意准备进寺,却听到一声佛号。

“阿弥陀佛”。

只见九禅寺,这一朵紫金莲中,许多僧人,鱼贯而出。为首的,是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和尚,胸前挂着一串念珠。这些僧人,看着余真意,神色悲悯。

余真意从彩云身上,拿过袈裟,还有九禅珠。

一步一步朝那些僧人们走去。

九禅寺如今还有高僧,想必能算到自己的到来,余真意决定在这种情况下,把这袈裟中裹着的尸骨,归还给九禅寺。这件事,他很重视。

彩云还有杨三,留在原地。

至于徐仰止,对这千古第一佛门,不是很感兴趣。只是呆在一旁,轻抚踏雪。

余真意用手托着袈裟,一点一点的往前走,直到来到那位僧人面前。他总觉得这僧人很面熟,却又不知道在哪里见过。

他弯下腰,将袈裟呈现到那僧人面前。

僧人没有说话,而是接过袈裟。

很快,四周的僧人,就抬来了棺木。

尸骨已经混在一起了,不好分放,好在是修士,死后还可转世投胎,不用在乎那么多。为首的那位老和尚,轻轻摸了摸袈裟,顿时,尸骨出现在棺木之中。

佛宗有四种殉葬方法,即水葬、火葬、土葬、林葬。火葬和土葬人们都很熟悉,水葬就是把尸体放在水中,随波逐流。林葬也称天葬,是把尸体弃在荒林中喂野兽。

火葬又称茶毗,是一种焚烧尸体、收藏遗骨的葬法。

佛教不是大唐本土的宗教,大唐佛教僧人的死葬,一般也以火葬为主,也是

火化后收其舍利,建舍利塔收藏。九禅寺上,就设有塔林,就是该寺埋藏历代住持等高僧舍利的塔群。

但也有例外,比如大唐高僧玄奘,圆寂后就没有火葬,唐高宗是用金棺银椁将其全身埋葬。

至于葬礼是否隆重,是根据亡僧生前的地位而定的。一般僧人圆寂后并不举行葬礼,也不戴孝哭丧,不举行任何佛事活动,只请首座主持一个简单的送丧仪式火化即可。

住持等首脑僧人亡故,则要举行一定的悼念仪式,这不是佛门中有等级划分,而是应信众的需求,有些主持信众都,圆寂后自然悼念的人多。这种葬礼的仪式一般由其他寺院的高僧或本寺的首座担任主持。其程序与俗人的葬礼有类似,像近年流行的送花圈,佛教葬礼中也有摆放。

余真意看着那位高僧,将手中的九禅珠递了过去!

这珠子,可是九禅寺的镇寺之宝!

谁知那位老和尚,看都没有看九禅珠一眼,而是对谢宝树说道:“施主,如今是死者为大,这东西你先收着。稍后我九禅寺,再好好拜谢施主。”

余真意点点头,他心情其实非常不好。

若是在垂柳镇的时候,他能够早点出剑,那这些高僧不就不用死了?

老和尚似乎是看懂了余真意的心思,缓缓说道:“施主,生死有命,他们为了斩妖除魔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在佛门看来也是喜事。不要自责,这事情怪不得你。”

余真意点点头,跟这位高僧一起,看着这些僧人下葬。

一共二十六位。

慧字辈的九位,当年为了罗浮村,死在无间鬼煞手里。

觉字辈的九位酒肉和尚,这一次死在天残老道士手里。

还有了然,以及他的七位师兄弟。

僧人圆寂后,首先堂头行者要向寺院上下报丧。由弟子或侍者亲随为死者洗浴更衣,装殓入棺,在棺木前设粥饭茶汤为供品。方丈及众僧焚香礼拜,举哀,各人都要换上丧服。死者入棺三日后盖上棺盖,将棺木移至法堂,在法堂上挂帷幕,中间法座上挂上亡僧遗像,安放牌位。在法堂上香烛不绝,每天两次上供,还要派人通宵守灵。

虽然这些高僧,已经走了很多天,但是该有的仪式还是得有。

在正式举行葬礼的那一天,其他寺院的僧人以及俗家施主都要登门上祭,由寺院知客僧接待。然后起棺出丧,由丧司、维那进香,做起棺佛事,鸣钟鼓等法器送丧。主丧带领众人,排成两行,齐步并行,行走时要心怀悲哀,不能交头接耳。

到了火化场所,由小师、乡人及法眷看守火化并收拢遗骨。最后,亡故僧人的遗骨要送入塔内安放,僧人的牌位进入祖堂供奉。

死亡,是人生的一件大事。

佛教认为: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而死并非生命的结束,只是另一场轮回的开始,所以说"生死一如",要看淡生死,进而勘破无常。但是在大限将至之际,如何让病者身心安乐,无苦而终,才是最实际的一种做法,这也就是所谓"临终关怀"。

余真意觉得在这种悲悯的情况下,他根本就放不下。

了然,还有那些僧人的容颜,历历在目。

佛经上说:老病死三种法,于诸世间是不可爱,是不光泽,是不可念,是不称意。若比丘、比丘尼,若优婆塞、优婆夷,若见有人将欲命终,身心苦痛,应起慈心,拔济饶益。

若命终后,眷属应止哀,不宜大声

哭泣,当取亡者新好衣服及随身受用之物布施,乃至礼请高僧或自行诵经,以此功德回向亡者往生善道。

余真意跟在这位大师身后,突然有些沮丧。

因为他发现,自己就是一个丧门星。

遇谁谁死。

之前在九仞山遇上那些同门,在垂柳镇遇上九禅寺的僧人。

这时,在他身前的那位高僧突然说道:“一般人提到死亡,总会产生种种恐怖、可怕的想象,担心自己会上刀山下油锅,受种种的苦刑。其实真正了解到处可以海阔天空,悠游自在。死亡是人人所不能或免的,对于这必然经过的大限之期,应该抱持什幺样的态度,才能胸有成竹,不惊不恐呢?”

余真意摇摇头:“还请大师解惑。”

年纪轻轻,余真意已经经历太多死亡了。

高僧缓缓说道:“按佛经来讲,死亡是另一个新生的开始,如蝶破蛹,如虫化茧,如鸟出壳,进入了另一个更光明祥和的世界,我们在世的人又何必私念结执而为他痛不欲生呢?”

余真意沉默片刻,问道:“大师真就不难过?”

这位高僧抬了抬手,指了指大殿外:“那里面放着我的弟子,你说我难过吗?”

余真意顿时不再说话。

高僧说道:“其实,人死了又何必恸哭呢?就把他当成去另一个世界,他会玩得很愉快很舒服。或把他想成升天堂成圣作佛,从此安住在极乐净土,不必再受这个无常人间种种风波的折磨,不是也很好?”

这种想法,倒是不错,余真意问道:“敢问大师名号?”

这位老和尚笑着说:“贫道法号福井。”

余真意点点头,却突然好像发现了什么。

字辈,也叫做字派,是指名字中用于表示家族辈份的字,俗称派。其意蕴为修身齐家,安民治国,吉祥安康,兴旺发达。一名标准的僧人有法号和法名两种,法名是师傅赐予的,是根据你所入的宗派辈分排下来的,这个名字将会跟随你一生,是教界里认可的身份。

而佛宗的辈分排名,福慧智子觉,了本圆可悟。

这位福泽大师,岂不是九位慧字辈高僧的师父?如此想来,他活了多少年?

余真意双手合十:“晚辈余真意,见过神僧。”

他终于想起来了,自己在哪里见过这位老和尚!

当初在罗浮村,对战无间鬼煞的时候,千钧一发之际,他身上忽然迸射出数道金光,将那鬼煞逼退,金光中现出一老僧,其身影虚幻缥缈,头戴五佛天冠,身披锦袈裟,手中持一柄九环锡杖,身绽慧光,熠熠耀目。

此时但闻空中檀香弥漫,佛音袅袅,老僧于佛光中走出,步步生莲,顷刻已至鬼煞面前,举杖迎头而击,无间鬼煞躲避不得,被锡杖打个正着。

当时那位老僧,一锡杖将无间鬼煞,头颅打的粉碎。

那可是无间鬼煞啊,余真意的真武剑,在他的头骨上,才只是留下一道白痕而已。虽然当时的真武剑被封印了,但好歹也是一柄利器。

这位老僧,竟然如此厉害。

他连忙从口袋里,拿出九禅珠,递给老僧。

没了佛法的加持,此时的九禅珠,变得黝黑无比,好像被之前无间鬼煞的鬼气给侵蚀了,看上去没有半点宝贝的光泽。

这一次,福井老僧,接过了九禅珠。

他看着谢宝树,说道:“施主真乃真人也。”

最新小说: 我没想捉妖啊 了不起的修仙掌门模拟器 吾以仙之名 封神:我萧升,誓杀燃灯道人! 扮演探秘:贫道真的只是个演员 乱世缝尸人 西游牧神篇 江湖明月镜 独尊山海 大夏经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