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定完无关的官名、品阶时候,刘备便又和陈群商议整个文官的官阶和品级。
最后形成了一个有序的官员品级:
主公,正一品官员则对应大汉三公,即为司马、司徒、司空、御史大夫和太傅。
司马亦是太尉主管全国军事,掌握军权,战时听从主公调遣;司徒则主管全国民政;司空则管土地、工程、水利城建等等;
御史大夫,主要负责监察百官,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太傅为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辅弼官,帝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为管理国家),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
之后,从一品一直到从九品也都有了明确的规定,只是陈群刚刚起草九品中正制,且对很对官职并不了解,所以刘备让陈群在与卢植和蔡邕沟通,将各个官员补充完成!
至于真正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则还需要等到刘备真的登机做了皇帝才行,此时,也就只是刘备试行的一个阶段罢了!
至于科举制,之前刘备便已经给了陈群详细的说明,陈群道也了得,在整个科举制度上又补充了许多。
首先便是增加了对官员的考试:第一、选考制度,就是所有的科举考试官员都需要通过考试,待成绩出来之后才会被选派到各地,如此便杜绝了有考官作弊的情形;
第二、官员大考,即使对各个任期内的官员定期举行考试,不合格的则需要学习,学习以后合格便继续留任,依旧不合格的则降级任用。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需要考试的!
第三、制科,这个是针对于有特殊技能的官员进行的一种考试,比如建筑类官员,兵器制作类官员等等!考试合格则酬劳官职都能增加!
除此之外,陈群还规定了乡试、郡试和国试的内容:
第一场为正场:主要就是考诗、文、赋等,由官府规定默写题目,而后考生默写出来,基本上不会太偏,意在考察考生学识!
第二场为初复:四书文或经文一篇,律赋一篇,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
第三、四场连复:时文、诗赋、经论、骈体文不拘定格;主要内容却是议论时政!若能日出对国家有效的建议则成绩能加分!
不管乡试、郡试或者国试的考试内容都是如此,只不过考试内容会深奥许多!
随后,陈群还提出了武举考试这个提议,至于武举的考试也分为乡试、郡试和国试三场。
考试内容则主要是:
第一场、考察所有考生的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