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五六日,用砖垒砌的坩埚熔窖已经建好,制瓷车间特制的无石墨坩埚也已经晾晒完毕,而李致吩咐收集的石英石、石灰石、纯碱、长石等也已经分别堆在储料室内。
所有工匠都站在一旁整装待发,这些都是一些对琉璃制作比较有经验的匠人。
李致见都准备好了,一声令下,工匠们开始添加木材,与炼钢不同,烧制玻璃液李致并没有选择焦炭,而是使用了木炭,因为焦炭其温度太高,最高能达到两千五六百度。
而原料到玻璃液也只需一千五百五十度到一千六百度的高温加热而已,所以焦炭温度太高了,因为玻璃液必须要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才算成功,温度太高很容易玻璃液太稀,不易起团,就不便于挑起吹制。
好在,赵九江找来的都是些精湛的琉璃工匠,都是些好手,所以一会儿炉内的原料都变成了液态玻璃。
李致上前查看,果然里面都是炽红色的液体。
液态玻璃形成后,玻璃的形状就完全取决于人工吹制了。而这一步就是玻璃器具生产的较为关键的一步,因为液态玻璃温度太高不是很好吹,而且也不像后世有什么空气压缩机,没法李致只能用嘴吹,套上模具,然后用铁管子对着吹就好了,也不必担心成形问题。
“把吹管给我!”李致对赵九江说道。
后者听后连忙从手中递过一根长约一米五的铁管,这根铁管是前些日子李致命工匠研究的钻床钻成的孔,效果还可以,但是对刀头损伤还是不小。
接过吹管,李致也是第一次搞这东西,难免有些紧张,然后猛吸一口气从炉中挑出一团炽红的玻璃液,粘稠稠的,迅速将玻璃液团挑着滚动,不让它掉落也是为了让其更为均匀。
见其形态有些许稳定后,李致迅速把嘴对着铁管,然后向里面吹气,只见玻璃液团里鼓起一个气泡,周而复始几次后气泡变得更大了些,见有些吹不动了,再将其放到炉内利用高温稍稍软化后再次吹制,最后见差不多了,立刻套入模具,继续吹制,一边吹一边滚动着,很快便充满了整个模具。
待稍稍退火冷却后,取下模具,一个圆底的玻璃瓶诞生了,李致一看不由还是有些失望,自己始终不是专业啊,这手艺不行~
笑骂道:“吹废了,吹废了..”
但当李致满脸尴尬的看着众人时,发现在场的所有工匠都是满脸不可思议的看着圆底玻璃瓶。
工匠们连连惊呼,对李致的崇拜更敬一番了,前有继炒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