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又道:“你就是钱铮的侄儿钱渊,我听过你的名字。”
没理会一旁归有光的哼声,中年人继续说:“看来你以后是真想进职方司啊。”
钱渊眨眨眼,这是在巡抚衙门里和幸时、王忬说笑的话。
“王民应调兵北上得朝中赞誉,但谭子理是跳着脚骂娘呢。”中年人哈哈大笑道:“不过你也该被骂!”
别说归有光、沈兴平了,就是钱渊也有点莫名其妙,只有孙克弘在苦笑。
“可怜渊哥儿回去要挨骂了。”孙克弘摇头道:“胳膊肘儿往外撇!”
“谭子理是宜黄谭氏。”中年人提点道。
“那是我……”钱渊结巴起来。
“那是你隔房小舅。”孙克弘说出了答案。
特么和戚继光齐名的谭伦是我小舅舅?
也就是说我当时给王忬出的主意短暂的维持了松江、嘉兴两地明军、倭寇相持不下的局面,却坑了自家小舅?
钱渊捂着脑袋又觉得头痛了,难怪特么王忬当时答应的那么痛快!
沉默片刻后,钱渊的视线落在中年人脸上,“还没请教?”
归有光咳嗽两声,“这位是乙未年秀才郑若曾郑伯鲁,也是昆山人。”
“那是嘉靖十四年,郑前辈……”钱渊行礼到一半突然僵住了,“郑若曾……”
“渊哥儿。”孙克弘小声提醒,当着人家的面直呼其名是非常无礼的。
钱渊猛然醒悟,笑着行礼道:“郑前辈,这次守城可全靠你了。”
钱渊从来不是个勇于任事的人,但到了关键时刻,也从来不会推诿,如今城内除了卢斌之外,他一个人都不信任,事实上他只能信任卢斌,因为除了手下的杨文、张三带的一帮打行的打手之外,其他的兵丁都在卢斌麾下。
但钱渊可以信任郑若曾。
原因很简单,这个人很牛,他是明清两代最出色的军事家之一,只不过因为其没有直接领军也没有正式官职导致名声不响。
后世认为胡宗宪所著的《筹海图编》被认为是明清两代无人可以超越的存在,实际上这是郑若曾的杰作。
郑若曾在东南抗倭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胡宗宪幕府中人才济济,如徐渭、何心隐都名扬天下,但郑若曾才是最关键的那个人,他也被后世称为“布衣军事家”。
寒暄几句后,不甘寂寞的沈兴平又提起大家最关注的那个话题,“倭寇真的会攻嘉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