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而来的潮流挤兑下,仍存有长青不老的神话吧。
一日得闲,农天一又到陈店主这里谈天说地,品茶论艺,不觉到了吃晚饭的时间。陈店主是个爽快人,非要留农天一吃饭喝酒不可。
农天一拗不过他,只好遵命。
穿过古董店面进入正房,原来里面有一个院落,不大,倒也精巧别致。一株古树爬得老高,冲出了两层木制楼房顶端;一株樟树要矮些,郁郁葱葱的,似在讲述,又似在沉思着什么。水池里,几条红色的金鱼游弋,水草碧青,煞是爱人。院墙有雨水长年冲刷留下的深深斑痕。无疑,这里充满生活的诗意和乐趣,像一幅画,也像一首喑哑的古老民谣。
这时,陈店主跟农天一谈到古人用雪水煮茶的故事。
用雪水煮茶,最有名的莫过于陶谷党姬在雪中“扫雪烹茶”了。
“陶谷得党太尉家姬。遇雪,取雪水烹茶。”
这陶谷是五代北宋时期很有名气的文人,还是一个茶痴。明代蒋一葵的《尧山堂外纪》中记载,陶谷得到了一个太尉党进的家姬。在回家途中正好遇到下雪。于是陶谷就让党姬扫雪烹茶,并问道:“党家懂这种风雅吗?”
党姬回道:“党太尉是个粗人,怎知这般雅事?只会在销金帐中浅斟低唱,饮羊羔酒而已。”陶谷听罢,默然不语。
不论陶谷当时是得意还是落寞,但“扫雪烹茶”的风雅却传为了千古佳话。后人更是将这个典故传达到了极致。元代李德载的散曲《中吕》中就有“陶家学士更风骚”等字句。明代徐渭的《陶学士烹茶图》;清代施桢的《党姬烹雪》等都是典故入画的佳作。陶谷也因“扫雪烹茶”四个字成了风雅的代名词。
陈店主风趣地讲完这个故事,就拿出自制的老米酒,款待农天一。
他拎着瓷瓶里的酒,晃了一晃,笑着对农天一说;
“这酒可是好东西,养生的。”
农天一点头:“那感情好!”
在当地,老米酒又被称作头道酒,入口绵和,有一种甜甜的滋味,酒的度数低,但后劲足,营养丰富。
他自谦道:“都是一些小菜小碟,菜是自己园子种的,将就吃了。”
农天一笑着说:“蛮好,蛮好。”
“不过,都是纯天然的。”他特意加重了语气,随后让农天一入座。
酒过三巡,似乎找到感觉,他俩的话题扯到古人的雅兴上。
这时,陈店主脱口而出:
一去两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