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农旺年准备搭一个简易的茶棚,为进出山里的路人施以茶水,行个方便。
这天,他带着儿子农敬堂找来几根粗木头,立个锥子型棚架,再辅以树枝干草,支上一个小木桌,摆上几个小板凳,配上一个茶壶和几只茶碗。
农旺年又别出心裁地在茶棚上挂个木牌子,题名“三济堂”。茶棚就这样弄起来了。
农旺年对儿子说:“施茶,小惠也,而行人利之,如旱苗之得雨,你要懂得积小善成大善之理。”
“父亲,孩儿记住了。”
一日,一位路人经过这里,正是口渴难耐之时,突然冒出一个茶棚,便坐下,问道:“你这茶水多少钱一碗?”
农旺年答:“随便喝,不要钱。”
说完,就把一碗茶水递给路人。
喝完茶水,路人说:“天底下还真有这么好的事。”
农旺年对路人笑而不语。
放下茶碗,路人连忙道谢。
隔日,又有一位路人经过茶棚,出于好奇,便问:“你卖茶水能赚几个钱?”
农旺年答:“不赚钱。”
路人痛快地说:“那来一碗。”
农旺年不紧不慢把茶水递给路人。
路人喝完茶水,还是有点不理解,半信半疑地说:“你不赚钱,多亏啊!”
农旺年答:“不亏!”
路人发出感慨:“我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遇到这么好的事。”
农旺年看着路人,只是笑笑。
一日正闲着,农敬堂就来到茶棚,见他父亲在看书,便问:“父亲,看的什么书?”
“《遇仙记》。”农旺年低头看着手上的古书。
农敬堂不再打扰,便在一旁坐下,时不时朝山里面望一望。
过了一会,一位路人经过茶棚,看了看他俩,可能是赶路急了,喘着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来碗,茶水,喝。”
农敬堂说“好的”,就给路人一碗茶水。
喝完,路人说:“再来一碗。”
农敬堂又递过去,如此三番五次。
然后,路人忽然扯高了嗓子说:“此乃大德也!”
农旺年放下手中的书,回敬道:“此乃小惠,何来大德?”
“利虽小,此乃养德之举。”路人像有点学问。
“你过誉了,我们承受不起。”农旺年有些惶恐。
路人连声说“应该,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