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今天听到他们说起来,我也不由的有些感触,毕竟萧国人长期待在我们孟国的都城也不是长久之计。”
陈文堇想了许久,虽然心知她是敷衍但是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好不接话了。
两人专心致志的做起了胭脂。
孟七七从头看到尾觉得这一套工序其实都是极为简单的。
先把泡好的花瓣用蒸笼蒸熟了在晾晒干,随后捣碎成为粉末,所谓的胭脂就已经做好了,把带着蓝调桃红的红英花粉涂在脸颊上,也就呈现出了胭脂该有的样子。
一切都是那么的简单自然。
孟七七一直担忧着两国停战协议的事情,也不好在过多的耽搁,所以便启程回京,陈文堇还特意从潍州湖便买了许多新鲜的鱼带着。
清晨出门的时候,天空雾蒙蒙的一片,一副要下雨的模样。
路上众人也都加快了速度。
刚到城门口的时候,昏昏欲睡的孟七七被一阵阵哭喊声给吵得心神不宁。
城门口一个妇人带着一个半大的孩子跪在地上求守门的士兵。
“官爷我哦求求你了,求你让我们母子两进去吧,我们真的是来投奔亲戚的要前往京城。”
士兵却是一脸的不耐烦:“去去去,走远一些去,进城是需要五个铜板的,这是上头的规矩我也没办法,你在这里又哭又闹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欺负你呢。”
女人没有办法,孩子生病了她必须要进城,这是前往京城唯一的路,只要通过了涠洲城京城就近在咫尺了。
妇人见士兵没有丝毫的怜悯之心,抱起孩子就要往城里面闯。
却被一群士兵给拦了下来:“站住,你这妇人真是好赖话不会听是不是,拖过去好好教训一番。”
士兵也不想这样做,可若是放人过去了就得自己往里面贴钱,这本来就没有多少的俸禄根本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妇人被士兵一连踹了好几脚,只能卷缩在城门口的一角,却依旧把孩子紧紧的护在怀中。
孩子哭喊着:“不要打我娘。”
“不要打我娘,呜呜呜。”
“求求你们了,不要打我娘。”
一连串的哭声传进了孟七七的耳中,整个人不悦的周了皱眉头,翠萍掀开车帘子瞧见这一幕,回来便把大致的情况都跟孟七七说了一遍。
孟七七虽然心中不爽,但是她也是清楚的百姓们进城都是需要缴纳一定的进城费用,各个地方都是如此。
就像是上缴地方税一般,城门口所得的收入一般都是用在了当地的民事上,修桥铺路等等,可谓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今日这种状况也是极为少见的,孟七七最是见不得这样的场面,交代翠萍快快的去打发了。
翠萍拿着一吊钱下了马车递给一旁的士兵:“进城费我们小姐替他们母子二人出了,以后再遇见这样的事儿还望官爷好生规劝,动手打人这样的事情可别在犯了。”
城门口每天来来往往数万人,守城门的人什么没见过,一看这队车马就是自己惹不起的人,连忙点头哈腰的答应。
同时也表达自己的无奈,若是不懂些手脚有的人就是偏要往里面闯,这也是无奈之举。
翠萍从小陪着孟七七一起长大,皇帝皇后也是把她和翠萍一样的看待,但是有些事儿碍于身份终究是有别。
很多事情的无可奈何翠萍多少有些体会,所以也都明白,也就并未说些什么。
只是转身就上了马车。
一旁的妇人得知有人帮着给了进城费,想着自己高烧的儿子也顾不了什么了。
连滚带爬的来到马车前将欲要离开的马车拦下:“求小姐救救我儿子,等到了京城妾身一定加倍奉还。”
加倍奉还这四个字算是彻底的吸引了孟七七的注意,在翠萍下车的时候她看过这对母子,除了这妇人长相姣好以外可谓是没有半点的有钱人的样子。
但是加倍奉还这四个字却是被这个妇人说得那么的中气十足,可见她要去京城找的人应当颇有些实力。
“翠萍你且让人好生安置着吧,我倒是要看看她如何加倍的奉还本宫。”
翠萍使唤人帮忙把两人带上马车。
妇人可高兴坏了,一边走一遍小声的窃窃私语:“很快就能回相府了,我们的儿子一定会没事儿的。”
可谓是说者无心听着有意,妇人的话被车厢里的孟七七和翠萍可是听了个实实在在。
主仆二人都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对方。
整个孟国只有左丞相府和右丞相府可以称之为相府,这个女人难道是着两位其中之一在外面养的外室?
孟七七给翠萍一个眼神,翠萍会意的离开。
孟七七却是脑子里极为快速的在运转思考着,左丞相王朝峰家中又王蓝天,王蓝春两个女儿,并未听闻有儿子,听说有一个儿子但是生下来就是个死胎连同姨娘也一起死了。
右丞相家到时有两个儿子,一个闺女,但是儿子早已经娶妻生子,就连孙子都差不多和自己一般大小的年纪。
刚刚瞧着那妇人不过三十岁的年纪,其实想了许久孟七七已经把这对母子都潜意识的划分到了左丞相王家。
毕竟右丞相年事已高,儿子们可都分了府邸的相府这称谓有些荒诞了。
..........
皇帝一身紫金龙袍,一个天生的王者坐在龙椅之上定定的看着台下低头数人:“两国停战协议诸位爱卿可有何建议要提?”
偌大的朝堂之上,站着文武百官数十人,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回答皇帝的话。
平日里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朝堂今日却是出奇的安静,仿佛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见。
这事儿虽然是两国的事儿,但是谁也不愿意来做这个出头鸟。
萧国的使臣已经来了月余,如今协议都未曾签订,谁也不敢保证这其中有没有什么,所以谁都不愿意承头。
良久之后皇帝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既然诸位爱卿都没有任何异议的话,就按照两国互不侵犯的协议来拟定吧。”
也就是说两方井水不犯河水的意思。
这时候左丞相从人群中站了出来:“启禀皇上,微臣觉得不妥,此次边关的战役明显是萧国的人先挑衅滋事在先,要是我们如今依旧签订和平协议岂不是在向萧国低头吗?”
“这消息要是传到了萧国人的耳中,还以为我们孟国是怕了他们萧国,还不知道会提出怎么样的要求来,所以微臣觉得坚决不能签署和平协议,要签也是他们萧国得朝着我们孟国纳贡的协议。”
有了左丞相的开口,利弊其实都已经分析得很清楚了。
不少人也纷纷站出来说话:“微臣觉得左丞相所言甚是,就拿现如今来说,是他们萧国来参加我们孟国的大朝会,从而来商谈停战协议,亘古至今都是输的一方上门求和,我们根本就没有必要做出让步。”
“微臣也复议,十五年前的萧国也是屡屡进犯我们孟国,由燕老侯爷领兵出征才算是踏平了萧国的这点念想,如今十五年过去了,他们却是不思进取又来进犯,所以我们这次坚决不能让步。”
突然间被提到父亲,燕斐看向那名说话的大人,已经好久没有听见别人说起过父亲了。
这些事儿皇帝更是比百官们清楚,如今萧国使者前来月余,非但不找人商议停战协议的事情,反而是每天不是享乐就是享乐。
可见萧国人对孟国的极其不看重。
所以皇帝是赞同左丞相的建议的,一贯的退让只会让对方肆无忌惮的得寸进尺。
“既然诸位爱卿都没有异议,那就按照左丞相说的办吧,拟好了协议拿给朕过目即可。”
皇帝看向一旁的太监,原本想要宣布退朝。
却是被一个洪亮的声音打断:“报!”
一个小太监快速的冲进朝堂半跪:“启禀皇上,这是萧国使臣让奴才送来的议和书,还请皇上过目。”
砰!
一声巨响,原来是左丞相把手边的杯子给砸了。
“简直是欺人太盛,他萧国当我们孟国是什么地方,议和协议不来商榷竟然还让人直接送来了协议书,简直是不把我们孟国放在眼里。”
“是啊,是啊,他萧国把我们皇上置于何地?堂堂一国之君难道还要让区区一国使臣只配不成?”
皇帝更是黑着一张脸,他何尝不知道这是萧国对自己的轻慢,更是对整个孟国的不屑。
但是此时的确不是开战的好时机,北边雪灾刚得到缓解,而孟国的边界和萧国的边界正是北边,两国开战受苦的只会是北边的无辜百姓。
“诸位爱卿稍安勿躁,姑且先听听这协议写了什么在做决断。”
若是萧国决意降服,那么这些天所受的也算是值得。
小太监将协议书奉上,皇帝身边的太监想去接但是被左丞相给接了过去。
打开协议书就开始念:“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今因边界之战萧国战死士兵数名,顾念亡魂得以安息故而由此协议,两国三年内不再交战,此间由...”
念到这里的时候左丞相已经有念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