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团战士正式接受了八路军总部的改编,部队被划到了八路军129师385旅战斗序列,团级建制保留不变,下辖各营连排职务不变,番号也有原来的国民革命军第18军第67师249旅25团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129师385旅独立团。
部队整编后,团部要分派政委,各营各连也要分派教导员和指导员。考虑到接受改编后的独立团最近就要开赴山西,129师师长刘伯承决定等部队正式在晋西北一带落脚安顿下来之后,再展开对以上政工人员们的分配和具体指示。
脱下了那身穿了十多年的军服,抚摸着领口那副带有刮痕的领章,上面粘有代表上校军衔的两杠三星图案。军服左胸处贴着的胸章早在南京保卫战的时候就已被鲜血浸透了,上面的文字依稀可见:陆军第67师第249旅第25团团长杨龙菲,中华民国24年度佩用。
除了军服以外,杨龙菲记得应该还有两样东西:其中一样是支刻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五期学生毕业纪念”字样的中正剑,剑柄反面还刻有“校长蒋中正赠”字样,这支随身佩剑可以称得上是当年所有毕业学生的最高荣誉。
另一样东西则是在罗店战役结束后,由国民政府军政部亲自颁发授予的一枚一等宝鼎勋章。杨龙菲清楚地记得,那枚宝鼎勋章还是由时任第18军军长一职的罗卓英将军亲自帮他佩戴在胸前的。佩戴完毕后,罗卓英将军还郑重其事地像背课文似的告诉他:鼎为国之重器,传国之宝。象征荣获此章者,卫国有功,国家珍视如鼎,荣誉之光四射,照耀千秋万代。
但可惜的是,这两样足以见证自己前半生历史与荣誉的纪念品均在南京战役中遗失。
杨龙菲和所有职业军人一样,都很珍惜和看重荣誉。对军人而言,荣誉和勋章不仅是身份的象征,还是历史和一个国家,一支军队对自己所建立的功勋的肯定。
杨龙菲坐在炕沿,一条胳膊搭在炕桌上沉默着。突然这么冷不丁地闲下来,他还真有些不习惯。要知道,两天前他还在为部队的前途走向而劳心伤神。触摸着身上穿着的这件褶皱极多的八路军军装,杨龙菲可以说是五味具杂。突然,他感觉自己的手指好像粘上了什么东西。将手心翻过一看就明白了,原来是从军装上掉下来的草木灰,这令杨龙菲感到哭笑不得。平心而论,这衣服的做工是差劲了些。
杨龙菲本身就不是一个特别注重穿着打扮的人,或者说,他根本就是一个在生活上很不讲究的男人。他的宗旨只有一点,冻不着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