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赵铭还想凭借自己熟知历史走向找个粗壮的大腿抱抱,弄了半天才知道这是然并卵。历史在唐代安史之乱这里就玩了个托马斯回旋。当年安禄山,史思明带领异族肆虐中原大地,大唐整个北方与西北完全沦陷。
唐帝李隆基仓惶迁都却没逃到成都,带着后来的肃宗李享跑到扬州停下来观望。
赵铭的先祖赵破应势而起,率领北地被抛弃的汉民组织义军,生生在不可能的情况下击破安禄山联合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的十五万大军。把安禄山逼退至河套一代,自号赵王。
正当赵破要一鼓作气打算再次西进剿灭安禄山,天怒英才,在行军途中暴毙而亡,不能剿灭安氏成为开国皇帝最为遗憾的事情。
新生的北赵也因此国内大乱,失去了划江而治最好的机会。西北安氏在异族的支持下趁机站稳脚跟,建立燕国。世人称之为西燕。从此北赵,西燕,南唐三国鼎立,这百余年间发生无数次战争,却因各有顾及谁也奈何不了谁。
南唐占据长江以南和巴蜀之地,最是富裕,兵员最多。但任然沿袭前唐制度,各地节度使并立,私兵严重。皇室因抛弃北地民心大损,实际控制的地盘并没有多少。
其中巴蜀地区更是听宣不听调,节度使把持着地区的控制大权,为了自己的利益,门阀制度死灰复燃,各地的门阀大族控制着南唐八成的实力。整个南唐一盘散沙,国力最强却是屡战屡败,连恨得咬牙切齿的西燕也奈何不得。
西燕以异族为主,汉民在西北为三等民族。多属平民奴隶一档。安禄山死后其子安思顺大力改革,兵政分离,兵事上依靠五个外族,政事上重用汉官,支持五族汉化,稳住国势。在三国鼎立前期顶住南唐和北赵不停的攻伐,其后不停往西方扩张,统一了西域把持着丝绸之道,财力和武力也令人不可小觑。
北赵最是开明,大力提升科举地位,刺激经济,鼓励民间尚武之风。全国感激北赵先帝不弃同胞之举,民心向来稳固上下一心。只是北赵所处位置有些尴尬,北有游牧民族不时肆虐,西临西燕这个世仇之敌。南边南唐视北赵为乘火打劫之辈,同为汉家衣冠并不同心协力。还时不时打压夺地。若不是北赵历代君王多是贤明之辈怕也支撑不了这么久。
就是在这样一个时分时合的乱世,悠悠百年已过。赵铭的灵魂来到这个最强又最弱的大赵。
七日之后。城南南苑。北赵先祖为了鼓舞后代子孙不忘武勇,在定都汴梁时候特意在城南划出一片土地作为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