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
虽然手机录音的音质根本没有办法相提并论,琴也只是一台普通的汉堡产立式琴,但秦键能清晰的听到琴声低音在嘈杂的现场中充分的震动着。
这种震动感几乎连接了每一首前奏曲之间的空隙,作为此次唱片的录制者,同时他也是这张唱片的第一个听众,至少他需要从头至尾都能在作品中听到这一感觉。
如此他才能满意。
回到酒店,他给保罗去了电话,接着联系到阿斯特。
三人傍晚又在dg公司附近的一家餐厅见了一面。
“阿斯特先生,我想更换录制场地。”
秦键认为以dg的录音水准,忙碌两天不出成绩的根本原因在于录音场地太小,自然共鸣不够。
这一提议马上得到了阿斯特的响应:“这个问题我第昨天也考虑过,现在我觉得我们可以明天试一试了。”
更换录音场地——两人一上来就达成了共识。
只是在接下来更换什么样的场地时,两人出现了严重分歧。
阿斯特主张换到了一个小型音乐厅,秦键则希望换一个具有现代声学效果的千人大厅。
“这会加大录音的难度和现场原音还原。”阿斯特指出,“从专业角度,我实在不赞同你的方案,这会与我们的初衷背道相驰。”
阿斯特再强调:“低频问题我们可以用技术来解决。”
秦键摇头,他只想要纯粹的现场原声还原。
如果可以,他连0.1秒的修音也不想要,“录音问题您是权威,我尊重您的建议,我现在只想知道,假设我们将要在一个超大厅里进行录制,这种假设是否存在。”
片刻。
“理论上这种假设可以存在。”
说罢,阿斯特叹了叹,“如果你一定要试一试的话。”
“实在抱歉,”秦键顿了顿,“我想试一试,不过在这之前我们先按照您的方案来执行,如果能达到满意的效果,那最好。”
见此阿斯特也不再多说什么,他能理解一个演奏家为了录制一张唱片会有多么执着。
作为一个录音师,他本身也是如此。
他期望自己与秦键的二度合作能为后世留下一张超版经典的肖邦唱片。
“干杯,预祝我们明天成功。”
三人举杯。
第二天,平安夜的一早,整个录音团队搬至汉堡歌剧音乐大厅。
这座只有271坐席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