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坚定的掌声像是一种舞台表演的奖励。
这个舞台很特殊,也不太会做假。
谁若能赢得更多更热烈的的掌声,就说明他或她的演奏打动了整个大厅。
大厅里坐着观众,选手,评委。
评委人数最少,他们会为每一名选手鼓掌,这是他们对于参赛选手的一种尊重,就像选手在私下敬畏他们一样。
选手人数次之,他们多数也会为台上刚结束演奏的选手送上掌声,不过会有个别的选手压手沉默,这其中有各自的原因,来自俄国的头号种子选手伊万诺夫兴奋的拍着手,而他一旁的同籍女选手只是敷衍的抬了抬手又将手放了下去。
观众是掌声的基础,他们确保掌声的热量并保证掌声不断,或许有极个别睡着的人来不及鼓掌,但多数情况下观众们是最真诚最愿意鼓掌的那群人,他们大多数中本就是来享受音乐和比赛过程的。
秦刚两口子很激动,何静也是,她拍手的频率极快,微笑的目光一直没有从钢琴前离开。
舞台上,秦键扶琴起身。
台下掌声更热。
这一幕他经历过很多次,他已经具备单纯的‘从掌声中的音调’去判断大家对于他舞台表现的认可程度,此刻来看显然他打动来场下的大多数人。
通过他左手纹身上的数字变化更可以直观的看到这一点。
54740,不得不说华沙人真的太过于偏爱肖邦。
“谢谢。”
他习惯在鞠躬时送上一声感谢。
随着他的下台,比赛继续。
接着登场的选手是来自比利时的选手。
...
秦键的公众初舞台结束了,但伴随着他的话题并没有消退。
当晚华沙著名乐评人维拉努瓦就他的最后一首b小调诙谐曲写了一篇长评——‘肖邦的诙谐是否可以望文生义。’
这篇评论第二天就登上了华沙的肖赛日刊的头版,他在评论中写道——
‘这不是音乐,而是赤裸裸的灵魂呐喊,他「秦键」将这首诙谐曲的尾声处理成整部作品悲剧性的巅峰并不是一个偶然,从革命练习曲的音乐构思到诙谐曲的布局已经标志着他对于肖邦音乐内涵的深刻理解,这种以悲剧性审美为主题的强力情感表现在肖邦大赛的历史上是少见的。’
华国网特约记者唐风,此前他会为每一位登场过的本国选手和华裔选手都写一则报道,这次也不例外,昨日的赛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