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师那些事儿
自序
中国大约从1981年开始,为了缓解农村小学师资严重不足的压力,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学生就读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到城乡小学任教的招生政策。1999年后,全国又陆续取消了中师教育。在十七八年的时间内,全国近400万学习成绩优异的初中毕业生,涌进了中等师范学校。
前一段时间,网上曾经有一篇短文叫《中师生的芳华》,引起了无数中师人的共鸣。该文这样深情地写到: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师生。
十七八岁的他们犹如一把把蒲公英的种子,撒在祖国或肥沃或贫瘠的土地上。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从毕业开始,就一直坚守在偏僻、荒凉的乡村中小学。
一代中师生,也许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负重前行,与平凡、贫穷、落魄为伍。
中师毕业生充实中小学教学队伍,让中国基础教育得以发展,不至于陷落,这是中国教育的大幸,而之于个人,用一生的“芳华”,零落于中小学校有限的平台,这是个人的不幸。”
我于1991年考入中等师范学校,在那里度过了难忘的三年中师生活。那时候学校学习氛围很好,同学们团结友爱,一个个积极上进,大家在努力学好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积极锻炼能力,追求全面发展;老师们治学严谨,爱岗敬业,既对大家严格要求,又给予了同学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对大家寄予了无限的希望。如何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能力突出”的小学教师,成为那个时代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期盼。毕业后,这些中师生大多数都回到了生他们养他们的故乡,用他们的双肩和智慧撑起了乡村教育的大半个天,不少同学成长为名校长,教学骨干,极少数改行从事其它行业的同学,如今也成为所在行业的翘楚。
有人说:“中师生不容易,他们在懵懂时扛起了中国教育的半边天。多数人扎根于穷乡僻壤,微薄的工资,上不足以赡养父母,下不足以给孩子优质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他们对不起家庭,对不起自己,但对得起别人家的孩子,对得起国家教育!”
我深以为然。我试图用笨拙的语言写下一些文字,献给那个火红的年代,献给普天下上过中师的一代中专学生,也献给自己,作为对那一段芳华岁月的温馨回忆。
这部小说以“赵弘毅”为主线,回忆了他和同学们的三年中师生活。我想从中师生们的生活、学习、活动等方面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