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都市言情 > 一剑殇红尘 > 第12章 少年英雄夏完淳

第12章 少年英雄夏完淳(3 / 1)

夏完淳也没有作心理准备。虽然探马报告过敌军有调兵遣将的迹象,他只是不以为然地一笑置之。

夏完淳以为吴三桂对明军的情况生疏不敢贸然发起进攻,再者宁远军经地长途跋涉亟待休整。

然而,不可能的事情却不幸地发生了,夏完淳作为军队的最高统帅和决策者,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

在他功勋卓著的军事生涯中,这是一次最大的失误。

明朝军队死伤一万余众,已经是最低限度的损失了。幸亏夏完淳指挥得当,匆忙而有序地向腹地撤退,明军的主力尚存。

辰风奉令断后,刺杀敌将三十多员,血染衣袍,五千士兵中仅有辰风及两名校尉幸存。

战斗的场面悲壮、残酷。

无论是对于凶猛彪悍的狂飙军还是能征善战的宁远军来说,这场惨烈的战斗都是刻骨铭心的,他们相互遇见了前所未有的劲敌。

吴三桂被誉为智勇双全的当世名将,并非浪得虚名。他不会坐失良机,给敌军以喘息的时间。

他命令部队采取分进合击的办法,几路队伍同时向明军的据点包抄,意图歼灭对手。

鉴于明军兵力不足,夏完淳决定避开宁远军一、四路及尚善的七路军,集中优势明军兵力,伏击其它几路弱势敌军,以期扭转兵员数量上的对比局势。

明军神出鬼没灵活机动地打击敌方。

宁远军初来乍到不熟地形,极不习惯在坎坷崎岖的湖泊丘陵作战吃了大亏。

吴三桂敏锐地意识到对方采取的是诱敌深入的战术,如果宁远军继续深入腹地,极有可能遭受灭顶之灾。

他果断地命令部队迅速退缩集结,采取新战术:主攻两翼,附攻正面。如此一来,局面大为改观,联军化被动为主动。明军反而被压缩到狭窄偏僻的区域,面临着即将被分割包抄的危险。

吴三桂采取从内部瓦解明军的策略,派人掳来明军将领马宝的眷属,马宝将军被迫率领近五千名士兵向吴三桂投诚。

马宝将军身经百战功勋卓著,在明军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名望仅次于吴三桂和夏完淳。

消息传来,明军震动。明军将领对此事多数持怀疑的态度。夏完淳派出探马确定了事情的真相。

明军将士对此事议论纷纷。石松将军义愤填膺大骂叛徒。

夏完淳颓然坐下,似乎整个人会瘫倒在地,假如没有椅背倚靠着。这个事件对于他来说是极大的打击。精神大厦在瞬间崩溃,心里感到无限的忧伤。他无力地挥挥手让众将离开。

马宝将军忠心耿耿,屡次出生入死为明朝立下赫赫战功。

他百思不得其解;马宝将军怎么会叛变,一丝征兆也没有。

到底怎么啦?莫非气数已尽?很多明朝名臣名将都投靠了满清,明朝宰相洪承畴,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全孝将军祖大寿。

夏完淳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和落寞。

脸上的肌肉松驰,再也看不到一丝的自信与矜持。眼睛里已经不再是那种炯炯有神的光彩,流露出来的是落魄以及忧郁。夏完淳觉得身心是如此的疲惫。

一只温暖而有力的手摁在他的肩头,给人以勇气和温暖。夏完淳沉缓地抬起头,目光正好遇着辰风那鼓舞而信赖的目光。

夏完淳的心灵仿佛驶进平静的港湾找到安宁和依靠。他只是轻声地喃喃自语:“我真的觉得很累。”

辰风流露出欲言又止的神情,沉静不语地凝视着完淳。

心中泛起少许的怜悯,少许的悲郁。夏完淳仅仅是16岁正是美好的豆蔻年华。确实难为了夏完淳,他身负的责任完全超出其年龄的负荷能力。

辰风拍拍完淳的肩膀,装作信心百倍的样子,鼓励地笑笑,沉缓地说道:“任何人都可以颓废,唯独你不能,数万将士还在看着你呢,天降大任于斯人也,成事在天,谋事在人,行事问心无悔即可。”

一席话惊醒梦中人,夏完淳的精神大振:弃笔从戎的初衷不正是为了有所作为吗?

夏完淳迅速果断地调整布署,命令各路部队向合肥地区集结,令石松将军率一万五千精兵扼守独山,遏制宁远军的攻势。

他接着又飞鸿传书,请求驻扎在郑州的左梁玉派出小哨部队骚扰宁远军的后方。

一切安排就序,夏完淳在合肥严格训练兵马。根据水的原理指挥作战,他要求军队严阵以待时如静水无痕,冲锋时如湍水疾速奔泻。

他仔细地研究双方士兵的特点,认为北方军队凶猛强悍放荡不羁,南方军队精明灵活纪律性强。他得出结论:一个北方士兵抵三个南方士兵,三个南方士兵抵六个北方士兵,创造以集体作战的星位阵法,每四士兵为一组,相互配合协调战斗,二十组结合为一星位。如此一来,前呼后应,环环相扣,可分可合,可攻可守。居高临下俯观,恰似星罗棋布,各居各位,井然有序。

狂飙军平时训练有素素质极强,经过短时间的演练,对星位阵法已经能够运用自如了。

明军踌躇满志决定重磅出击。

夏完淳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对敌军采用离间计,模拟吴三桂的笔迹写了一封联明灭清的诈降信,派死士进入尚善军营故意暴露自己,造成畏罪自杀的假象。

尚善从死士身上搜到信件,狡诈多疑的尚善迟疑不定,暗中牵制宁远军,同时派人将密信送给多尔衮。

也难怪尚善如此多疑,这其中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隐情。危在眉睫,吴三桂迫不得已才向满清求援。吴三桂跟清军统帅多尔衮有言在先是联盟,并非降清。条件是清军协助吴在关中称王,吴割让渭水以北的土地。

清兵入关后,多尔衮出尔反尔,步步为营,逼着吴三桂和宁远军为满清东征西讨。吴三桂有苦难言却一直没有向满清挑明投降。

清军统帅多尔衮英明神武,是年.34岁。他识破了夏完淳的反间计,亲自把诈降信交付给吴三桂撕毁。

吴三桂感激涕零,表示死心塌地效忠满清。

时机已经成熟,夏完淳跟吴三桂约定决战日期。

是日,万里无云,风和日丽。

两军在淮河平原摆开阵势,人海如潮,无边无垠。成千上万的兵刃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刺目的光芒,雄壮,威严,肃杀。

吴三桂一马当先挥刀叫阵威风凛凛,金盔金甲,胯下一匹神眼俊骨的乌龙驹,综尾乱炸,掌中玄铁偃月刀150斤,挥动自如。

夏完淳不甘示弱催马应战,手执寒光闪闪的奔雷刀随手一挥,夺人心魄的白光如同闪电在千军万马的头顶上空稍纵却逝令人惊骇。鲜红的战袍迎风飞扬恰如红云轻盈飘逸。

历史的机缘,两位赫赫有名的将军终于在皖中战场上相遇。他们以前只是相互久仰大名不见其人,直到今天才对面相逢。

夏完淳沉默不语地打量着吴三桂,二十五六岁,紫铜色的面庞,棱角分明,显得刚毅而沉稳,虎目有神凶狠而骄纵,时儿又流露出一丝狡黠。

客套性的对白之后,两人的言语冲突越来越尖锐。

“我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

“识时务者乃为俊杰,大明的气数已尽,竖子朱由崧昏庸懦弱,整天吃喝玩乐,不思进取,这样的皇帝保他何用?”

话不投机半句多,两人当即战在一处难解难分。吴三桂的大刀仿佛蛟龙出海翻腾盘旋神出鬼没。夏完淳的奔雷刀仿佛风车飞旋幻影翩翩只见刀光不见人影。

双方的士兵屏息敛神,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战场的瞬息变化,暗自为主帅担忧而叫劲。

场景无不触目惊心,沃野千里的平原居然沉寂如死,显得压抑而郁闷。

远处可以看到数棵矮小而寂寥的树木在风中瑟瑟颤动,似乎正紧张害怕。

四周丘陵显得苍莽而古老,流露出一种肃穆而神秘的意味,仿佛历尽沧桑的老者,冷漠而讥讽地看着世人的拼杀。

六十多个回合,两人未分胜负越战越勇。

不知道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天意的偶然。说来也怪,北方的天空飘来一片乌云,把整个太阳都吞噬了。刹时天昏地暗狂风鬼嚎,旋即电闪雷鸣,闪电扭曲如蛇,霹雳惊心动魄。然后,风吹云散,一切如常。

人人惊恐,不知所措。

夏完淳和吴三桂已停止了打斗,面面相觑。

吴清盟军的阵营中风驰电掣飞出快马直奔吴三桂,马上的军校脸色惊惶。吴三桂狐疑地带马回归军队,得知有股明军直扑徐州,徐州可是宁远军的粮仓。(左梁玉派出的惑敌军队起了作用。)

吴三桂双眉紧蹙沉吟不语。霍然,他似乎下了决心,面露坚定之色,镇定而冷静地说:“诱兵之计,莫要睬它。”

尚善急得叫嚷道:“吴帅,徐州是我军命脉,焉何不救?”

吴三桂耐着性子陈述利害,分明是调虎离山,如果分兵援救,则会分散兵力,若能决战大捷,何愁无粮?

何况,徐州易守难攻,先击败明军主力,回援徐州也不为迟。

尚善也是一个统帅,自是明白“一分为十,以十合一”的道理,偏要装作糊涂,暗想:宁远军覆灭才好呢,我正巴不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他执意要率清军去救徐州。

吴三桂明白尚善的险恶居心,气得说不出话来,却也无奈。

尚善是正统皇亲的八大贝勒之一,他吴三桂只不过是寄人篱下的丧家犬。

尚善还是统领四万清军走了。

战场上敌优我劣的形势顿时发生了变化,宁远军大约四万左右,狂飙军有五万余众。

左梁玉派遣的佯攻徐州之军,调动了四万清兵,对于淮河大战的最后胜利至关重要。

吴三桂窝了一肚子火无处发泄,重新恶狠狠地向明军叫阵。他有苦难言,大战在即宁远军无法撤退,否则,阵脚动摇,明军随后掩杀,后果不堪设想。

辰风请令出战。

夏完淳沉静凝视了他一瞬,语重心长地低叮咛道:“小心!”

辰风心头一热,顿时感到浑身充满了温暖。平时面对的多是冷漠无情,但凡是一点的人间温情,心灵也极易感动。他紧咬下唇,坚定而感激地用力点点头,转过身从容镇定地向战场走去,脚步有力而坚定。

没有想到会有一员步下战将,吴三桂不由一愣勒紧马缰,上一眼下一眼冷漠而矜持地打量来人。

那人显得潇洒而闲雅,深沉而稳重,酱色的脸,面容写着淡淡的厌倦与落拓,乌黑的眼睛,时儿流露出令人怜悯的忧伤,身上流露出一种说不清的魅力,引人注目。

互通姓名。

无情剑客轻描淡写地说道:“无情剑客就是区区在下。”

无情剑客谢辰风名震天下,那惊世骇俗的剑术,无不令人惊羡而神往。

两军骚动,互相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明军军心振奋,宁远军人人自危。

吴三桂心肌紧缩,表面安之若素漫不经心的神情,冷淡而揶揄地说:“原来是师弟,竟想不到会在如此场合见面,极光剑,剑绝情,一剑出,流星殒,据说迄今为止还没有谁能够避开你那一剑。”

无情剑客面无表情,瞳子流露出落寂。

“也许是。”辰风的回答简捷。

吴三桂久经沙场,自恃武艺高强,刀法冠盖中原,根本不畏惧辰风。他号称“关东第一猛将”,驰骋沙场,如踏平地,未曾遇到过真正的对手,众多名将在他的刀下非死即伤。

吴三桂确实武艺精湛神勇无比。他开始就用绝招“金龙揽月”,在此招下不知多少战将作了冤魂。他想给对方来个下马威以壮军威。

大刀直奔对手的天灵盖,这是虚张声势以迷惑对方,似乎临近头时,刀锋略微一偏顺耳铲肩,屈肘撤刀沉肩蓄势,大刀似回非回只是在回路的前端一顿,旋即大刀像雄狮突然摇头怒吼,刀走弧线,刀锋如闪电向辰风的腰部斩去。

说时迟那时快,吴三桂的大刀仿佛稍纵而逝的闪电弧光,又似灵性的九尾灵狐,倏忽迂回隐现,旋即无影无踪在人的眼中残留如云如雾的幻影。

无情剑客已经到人剑合一的地步,心意跟剑诣一脉相承,他的剑是有生命有灵魂的。他仿佛不经意而随意地把剑一挥,人如轻鸿飘至对方。这情景令人心往神驰:寥阔的碧海江天,片片浮云,轻盈飘逸,潇洒自然。

试看天下,谁能有如此风采?只有洒脱不羁有情有义的无情剑客。

更瑰丽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仍是空中,剑尖似乎颤动了一下,一个亮点变幻成无数的亮点,多如繁星璀璨闪耀。

犹如天罗地网,吴三桂不知道如何化解,凭着多年的丰富经验,胡乱地抡圆大刀舞个风雨不透,重点防护头颅和胸口。

他忽然觉得左肩疼痛难忍,心知不妙拖刀就走。

两军正在聚精会神地注视着战场变化,双方都把情景看得清清楚楚。

宁远军的将领们蜂涌而上救回吴三桂。吴三桂的肩处血如泉涌,左半个身体全湿透了。

吴三桂是迄今为止在极光剑下唯一的幸存者,谢辰风念及同门之谊实在不忍取其性命。

夏完淳当机立断地一挥奔雷刀身先士卒地冲锋陷阵。狂飙军跟随着如同平地起雷像决堤的洪水涌向敌军。

双方成千上万的士兵仿佛百川归海搅斗在一起。

那是怎样惊心动魄的景象!宏伟,雄浑,气势磅礴。仿佛是波澜壮阔的大海,洪波拥簇,浪涛咆哮。仿佛矫健拨扈的恶龙游斗,翻江捣海,气势汹汹。惊天地泣鬼神。

从早晨到黄昏惨烈的战斗终于平息。空旷苍凉的原野一片死寂冷凄。千奇百怪的尸体残缺不全,离开身体的手脚、肠子……风吹过,污秽恶臭的腥风飘荡在整个战场的空中,到处是横七竖八的旗帜、器械。每一处角落每一块天空都飘荡着冤魂,恐怖凄惨,令人想到毛骨悚然的屠场。

残阳如血,殷红凄艳,仿佛丽人泣后的红眼圈。晚霞被染得血红血红,极像浑身是伤鲜血滴淌的野狼在逃窜。暮色渐浓,灰紫色的如云如烟的雾岚笼罩着宇宙。万籁显得苍重,宁静而冷漠。晕红透过紫暮犹如灰紫的薄纱轻柔地披在荒野。那屠场居然变幻得温柔、梦魅。

纵观每幅历史的画卷,何尝不是尸横遍野的残酷、波澜壮阔的美丽?历史画卷,对人民来说是冷酷,对枭雄来说是美丽。一将功成万骨枯!

死亡,到处是死亡!荒野令人感到的是寒冷而绝望的死亡,整个宇宙都是死亡,每个角落悠然地飘荡着哀怨的幽灵。

竟然还会有人活着,夏完淳和谢辰风相继从千万伏尸间爬了起来,出奇平静而机械地走向对方。没有动后余生的惊喜,没有历尽凶险的惊惶,他们都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不长的距离显得漫长而艰难,仿佛跨越了数个世纪。终于他们彼此可以听见对方呼吸的气息声。沉默不语地相互在空中交织着复杂的目光,泪光晶莹,有激动有辛酸有悲凉。多么惊心而惨烈的战斗啊!

夏完淳满脸沾血头发凌乱地披散着,头盔在战斗中丢失了,胳膊已伤,血渍浸透了衣衫,风干血液变成黑紫附粘着肌肤。

辰风的袍子染满了斑驳深浅的血迹,袖子被撕破一截,下摆处几条口子,布条零零摆摆,时儿现出大腿。

夏完淳清亮瞳子流露着深邃的落寂与忧伤,声音含着令人心颤的幽咽,喃喃自语地说道:“我们嬴了?”

二人无言地面面相觑,相互透过眼睛看到了对方心灵的寂寞和忧伤。]

多少人梦寐以求胜利,胜利以后又能怎么样呢?敌死我生,原来赖以生存的动力瞬间消失,根本来不及品尝胜利的滋味,随之而来的只有孤独与落寞,未来一片苍茫。

他们不约而同地把略含惆怅的目光投向远方。伤痕累累的夕阳已经厌倦地隐退,残余的血色将鳞云染得灰紫,如薄刃的血锈。尤其明暗交接的云际,青晕发紫,犹如烟花女子睡眠不足的眼帘,低沉下流露多少的凄楚。

暮色渐重,黑紫的远山肃穆凝重。群山巍巍,山脉绵延,令人逸兴遄飞。

二位少年的心头压抑,脸色忧愁。

夏完淳幽然叹口气,伤感而眷恋地说:“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见?”

辰风的心中酸楚,却故作平静。“有缘就能相逢,何必儿女情长。”

说了一番关切的话后,二人相互辞别。

风萧萧,草瑟瑟。

辰风毅然转身促走了几十步,忍不住又回望夏完淳,心中忽然涌起一股难舍难分的情愫。他霍然疾回紧拥着完淳许久,旋即决然离去。忧伤而落寂的身影渐渐地消逝在浓郁的暮色中。

夏完淳独立伫立在寥寂的原野,心情很久不能平复。

江湖从此新添一则风靡多时谚语:

天下华亭第一村,占尽风流溢乾坤,闪电流星极光剑,少年英雄夏完淳。

最新小说: 江湖明月镜 扮演探秘:贫道真的只是个演员 乱世缝尸人 吾以仙之名 封神:我萧升,誓杀燃灯道人! 了不起的修仙掌门模拟器 我没想捉妖啊 独尊山海 西游牧神篇 大夏经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