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寡不敌众城破被擒。面对清军的高官厚禄,他毅然选择面向京师三拜后自缢而亡,时年七十六岁。另外他的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全部战死,可谓一门忠烈。
朱由检闻讯后哀伤悲叹,对他的评价是“汉则孔明,唐则裴度。旧辅孙承宗前劳难泯,死义更烈”,之后南明弘光帝朱由崧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左战对孙承宗是非常推崇的,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就拜他为师,并授予少傅的头衔,非常时期又命他做蓟辽总督、兵部尚书。把努尔哈赤一家幽禁在高阳,无形中就多了一道护身符,即便将来皇太极再次反叛,左战也不会担心孙承宗一家的悲壮重演。
魏进忠走后,左战又单独召见了兵部右侍郎李邦华,此人去年调入军机处参与大明王朝的高级军事决策,他的第一项任务就是配合孙承宗整饬京营。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加上他有皇帝撑腰,上任之初便携天子之威改组了四卫营,革除老弱、占役、虚冒的弊端,整顿军备,严苛训练,为曹文诏、黄得功组建的勇卫营成了辽东战场上的两把尖刀。
李邦华,字孟暗,江西吉水盘谷镇谷村人,名言是“我宁为偏枯的学问,不做反复的小人。”
说起这个李邦华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万历三十一年他与父亲李廷谏一同中了举人,爷俩互相镞砺,第二年李邦华就考中了进士,当然他老爹落榜了。由于他与东林党人邹元标是同乡,所以上任之初就被贴上了东林党的标签,屡屡遭受排挤,他也不为自己辩解,索性称病回家。
左战登基后启用的第一批人就有他,在朝中挂了个右佥都御史的头衔就到天津做巡抚去了。俗话说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他到天津后积极整顿军务,使津门军成为各镇的表率。左战见状立即将他调入兵部任右侍郎,与孙承宗一道成为军事改革的骨干力量。由孙承宗负责培养、选拨年轻的军事将领,开办军事院校,组建关宁铁骑和近代陆军。李邦华则革除军中弊端,惩处贪腐,保证军人的纯洁性和纪律性。
君臣见面自是一阵寒暄,闲扯几句后左战开门见山的问道:
“现在京营整饬的如何了?”
李邦华是个急脾气,立即回道:
“京营一向存在占役、虚冒的情形,臣惩治了十几个老奸巨猾的掾史,要求一年考察两次,目前已基本杜绝这种事情。不过军马只有一万五千匹,经常有官员借用坐班马,甚至折价把马匹买走了,臣建议军马是用来打仗的,以后取消借马的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