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丰年还记得自己在五岁前是不读书的,那时候父亲刚刚三十岁,没有现在这么嗜书如命,他经常点着烛灯,看着一些讲着大道理的书,但他读的并不快乐。
涂丰年印象里最深的是,父亲常常会在读累了的时候,苦闷的捏捏眉心,母亲就会关切地看着父亲,手里的针线活都停了下来,父亲展开笑容,拉着母亲往门外走去。
每当这个时候,涂丰年就会蹑手蹑脚的从下床,地面的冰凉一丝丝的沁入他的脚丫子,但这不能阻挡他,他继续走,看到父亲牵着母亲的手,一边指着天上的星星,双目温润。母亲有的时候掩嘴而笑,有的时候双眼发亮,不时的帮父亲揉着额头。
但是后来的十年里,父亲变了许多,他开始真正的读懂那些大道理,他经常说什么三立而不朽。父亲有了自己的抱负,这个近乎野望的抱负让父亲拼命的开始读书,他考上了状元,他宴请诸君,高朋满座的宴席上,涂丰年看着母亲僵硬的笑容,自己却笑不出来。
父亲常常出门应酬,有的宴席开在青楼,父亲也会去,母亲知道后,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她一直在做的针线活没在做了,她开始深居简出。
后来父亲远游各地,搬迁到了青鱼村附近。母亲又开始做针线活了,那年,涂丰年十一岁,但没过两年,父亲又走了,走前和母亲谈了很久,可是涂丰年只看到母亲沉默的掉着眼泪,一边收拾着自己的衣服。
后来父母都走了,他在这里生活了快要四年了。
在这期间,他读书越来越多了,也知道那三立是什么了:立德、立功、立言。
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
这是成圣的条件!历史上只有孔圣做到过,但这并不影响天下的读书人对之神往并为之肝脑涂地。事实上,在知晓了父亲的追求后,涂丰年也十分向往这三不朽成圣的传说。
其实只要有一立就足可不朽,像是历史上的夫子,哪个不是做到了三立之一、之二。可是要做到三立实在太难!大多的父子都只能立言,而这也是读书人的第一要务或者说第一追求。
所以涂丰年很理解父亲的心情——大道如此遥远,我还有什么资格再蹉跎岁月呢?
虽然涂丰年很理解父亲,但对于当年父亲沉沦的官场,涂丰年还是十分不屑的。对于把应酬开在青楼的那个人就更是不齿。可是这不妨碍他对青楼产生好奇。母亲理解不了父亲,多年来父亲一直没有再次娶妻,所以母亲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