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山门之内。一走进知客房前,便看见一老和尚坐在那里笑眯眯的看着他。只见这和尚身着百衲僧衣,但不邋遢。脸上皱纹着著,花白稀松的胡子吊在颔下,手中的一串黑檀珠子已经被捻拨的油光水滑,但见桌上摆着一副清瓷茶具,随意用手一指,“客官请坐,一时劳顿,在我这儿歇息歇息,吃碗清茶。”
小六子刚想问老和尚是如何知道我的到来时?这位长者也不许他搭话,一个劲儿的自己说道。“我不怎么留你,但只是和你聊上一、两句,你愿意就在我这儿住上一宿,你如果不愿意随即便可回家。”
小六子点头称善,放下行李坐于老僧面前慢慢品着茶,安静的听着老僧自说自道。“施主与吾寺有缘,上代长老在世时就曾经对我说过,今年会有一个贵人路过此地,要勤于接待以结善缘。吾寺光耀可能会受此人恩惠,若能承蒙恩惠,本寺定为先生塑身造相上香……。”老和尚许是很久没有与人讲话,与小六子一见面便开口,总是侃侃而谈。秉忠心里却在想,这老和尚比自己还能唠叨。等了盏茶的功夫,老和尚自顾自的终于讲完了。秉忠赶紧言谢称善,想着要赶急着回家准备就要告辞。哪知这老和尚抬手一拦,从自身怀里掏出一个锦囊要赠予小六子。小六子正准备打开时,只见那老者嘴里还唠叨着:小施主且慢,不要着急;将这锦囊务必随身带好,这是我家长老赠予客官的。若到他年遇到了走投无路之时,可以打开看看,定能为客官指引出路。另外老衲还有一个偈子告诉客官,客官一定切记切记。
“虎啸山林动,龙潜千页中。遇金则止,遇木而生,遇水则胜,遇火而王,遇土则祖。”只见这老和尚说完这一偈子,微微的闭上眼睛,再也不再搭理小六子了。张秉忠看到如此这般,只好答谢转身就走。好言拜别了小沙弥,解下缰绳却没有骑上马。此时秉忠满脑子里都是那句偈子,虽有五行在内,但其中含义却一概不知,颇让人烦恼。一心想要打开那怀中的锦囊时,此刻耳边又回响起老和尚那句话的叮嘱,一定要等到走投无路之时方可有效。万般无奈之中,秉忠只有忍下这无边的好奇心。总是一个没结果,于是走着走着翻身上马策马前行。
一路之上,翻过这定阳山,还要绕山近百里的路,想要一口气赶回家,实在是有点望天尤人。想这马儿,也受不了这一番折腾,天色渐渐垂下夜幕,只好找店打尖。所幸之事,只因在前山之中立有寺庙,周边定有民居。不多时,小六子便找到一户农家散居而息。冬夜里,月冷星稀,小六子借着微弱的月光在农家院子里踱步,虽说过了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