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这父子二人顾不上吃饭便密谋起来,自从冯与传私自加征的事情爆出了以后,百姓在赋税上更加精明了,再加上朝廷也盯得紧,想要在赋税上玩花样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几番思虑后,郑士海父子两人决定在土地上想办法,有了土地这年年都能有收入的东西,哪怕以后去了南央城,不得已做了清官也能每年都有收入。也不用发愁了。
最后他们想到,可以接着迁宽乡的机会,将沅州地界里的成千上万户百姓迁到宽乡去,从百姓的手中倒出大片良田来,这是一个一石三鸟的事。不仅可以完美完成恭王交待的迁宽乡的事情,挣得政绩,还可以大捞一笔,升迁的事也会因此确定下来。
但郑士海却又头疼了起来,让百姓们从现在的沃土故乡迁到人烟稀少的宽乡离去并非易事,普通的老百姓拿出朝廷的诏令,发发狠强迫他们迁出去也就算了。
但那些个富绅豪强只怕难以迁动,这些年郑士海没有少从富绅豪强中收取好处,自古拿人家手短,郑士海也不可能对着这些摇钱树发狠。可是这些富绅手里又掌握着大片的良田,并且若这些富绅豪强不迁,有些小财主也就不容易迁动了。
接下来几日郑士海都在苦苦思索这个解决办法,最后还真让他给想出来了。他决定和沅州的富绅豪强联合起来,表面上让他们举家迁到宽乡,在宽乡也能得到与现在一样多的土地,私下里却把他们在狭乡的土地以别人不易察觉的方式还给他们,这样以来这些豪强们不仅可以得到宽乡的地,也不会失去狭乡的地。
这个方式真是一剂良方,上瞒住了朝廷,下骗住了百姓,很快沅州迁宽乡的事情就大面积的推行起来。
郑士海将推行的情况呈到素和旭那里,素和旭见到大为惊叹,这是狭乡中推行迁宽乡最为顺利的地区了。其他地方推行迁宽乡的时候或多或少都出现了各种问题,有的百姓嫌补偿的地少了。有的地方富绅豪强完全不听朝廷衙门的命令,唯独这沅州,两三个月就迁了七八千户,并且没有一个富绅豪强闹事,百姓也非常满意。
这让素和旭心花怒放,即刻就将这情况呈给了皇帝,素和敬硕看到奏章后大大表扬了素和旭一番,同时询问了沅州刺史郑士海的情况。
素和旭说:“此人是难得的好官,一双靴子穿了好几年,衣服也很简朴破旧。事事为百姓着想,是个好官。“
吴用也趁机进言说道:“下官在前不久收到了沅州百姓的赞表,上千名百姓实名举荐郑大人,希望朝廷为郑大人升迁。“说着吴用将那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