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小人物 > 第一百七十八章 巡视

第一百七十八章 巡视(1 / 1)

回到火器厂后,丁奎又说道:“何公子,上次你走时安排制作的手榴弹,我们已经造出了一些,我觉得不如枪实用。扔出去只能炸两三瓣,威力太小,还浪费火药。一个手榴弹的火药足够步枪打十次了,不划算。”

何志远说道:“各有各的用处,现在虽说威力小,但有总比没有强。等以后化学研究所那边研究出新式炸药后,手榴弹的威力就发挥来了。”

“那现在还继续造吗?”丁奎问何志远。

“现在造了多少了?”

“足有三四百颗了。”

“那就先停一停吧,这些也足够用了。”然后又接着问:“现在长步枪一共造了多少了?”

“一共造了一千五百多支,足够每人一支了。”丁奎答道。

“还不够,至少再造一千五百支。”何志远知道,枪是消耗,在日常的训练中,会有大量枪去报废。再说以后肯还会扩充军队,枪支远远满足不了要求。

“啊,还要再造?”丁奎吃惊地问。随即明白过来,何公子是干大事的人,以后决不可能窝在这么一个小地方。既然让继续造,那就造呗,人家自有打算。

“不过现在不那么急了,可以调出几位有经验的人准备铸炮了。”何志远对他说道。

“铸炮?是那种大将军炮吗?”丁奎再次吃惊地问。

“大将军炮以后再铸,现在先铸一些小中型炮。你们这里有会铸炮的师傅吗?”

丁奎为难的说道:“我铸过虎尊炮,但那种大将军炮工艺太复杂,这里恐怕没有人会铸这种炮。”

何志远看他为难的样子,对他宽心道:“丁师傅不用为难,你们可以慢慢研究。等忙过这段时间,我也过来和你们一起研究铸造工艺。”

丁奎听闻此言,也就放心了。只要何公子一起研究,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火器厂的事情忙完后,何志远便又到了离火器厂不远的科学院,刚进研究院的大门,就听见物理研究所那边叮叮当当的敲打声。

何志远走去后,竟然发现里面王之学带着三四个民工正在院子里挖井。何志远纳闷,就问王之学:“你在院子里挖井干什么?”

王之学寻着声音望去,看见是师傅站在边上,便恭声回道:“蒸汽抽水机造得差不多了,我们在这里挖个坑,里面灌上水,然后试验一下抽水机的实际效率。”

听说蒸汽机造得差不多了,何志远非常高兴,急忙问王之学:“蒸汽机在哪里?”

王之学用手一指井旁边的一个灶台一样的东西说:“那个就是。”

何志远看到那个怪模怪样的东西差点笑出声,他看到一个圆柱形的一个锅炉,上面用一根铁管连着一个活塞,锅炉与活塞之间有几根铁管连接着。锅炉的下面确实用青砖垒了一个灶台!这个蒸汽就固定在这个灶台上面,何志远心想这恐怕这是他见过最土的蒸汽机了。要是让那些穿越众们知道他的徒弟竟然造出这么土的蒸汽机,岂不又要笑成猪叫!

何志远没有忍住笑,问王之学:“你试验过这个活塞能在蒸汽的推动下动起来?”

“试验过,确实能动起来。这个活塞上缠上了牛筋,漏汽已经很轻了。还是师傅有办法。”王之学竟然夸起师傅来,他很少当面夸师傅的。何志远听他当面夸自己,脸上也觉的很有面子。

“今天

能再试验一次吗?”何志远问王之学。

“可以,只要烧开锅炉中的水,这个活塞可以动起来。”王之学答道,说完他让齐师傅开始拔旺灶台里的火苗,加煤烧了起来。

不一会,锅炉中的水开始慢慢的沸腾起来,锅炉上面的活塞开始慢慢动了起来,等移动底部,稍微停顿一会,活塞又开始下降,等降到底部,在蒸汽的作用下又开始向上移动。不一会,活塞运动的速度在一个频率上稳定了下来。总体来说,活塞的运动速度不算很快,各个连接管线之间还到处漏汽。但总的来说,确实达到了驱动活塞运动的目的。

王之学在一边介绍说:“等挖好井,在井上面按装上一个活塞,然后把两个活塞用一根铁棒连接起来,在中间放上一个支架,这样就可以抽水了。不过还要等几天才能安装好,师傅过几天再来查看吧,现在还看不到。”

何志远点点头,说道:“好,等你们安装好以后,我再来查看。”

随后何志远又来到了化学研究所找到李志刚,询问这里的工作进展情况。李志刚羞愧地说道:“现在研究所的人都把精力用在制取三酸两碱上面,但是都还没有取得突破。”

何志远安慰道:“没关系,这才多长时间,哪有那么快就出成绩。化学是一门不断实验、不断失败再不断摸索的一门学问,它需要人们有足够的耐心才可以。即使在实验室中制取出来了,再到量化生产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化学研究所出来后,正好到了吃中午饭的时间。

何志远没有回家吃饭,而是在科学院的食堂中随便对付了一点。下午他还要去光学实验室去看一看,自从成立这个实验室,何志远还没有去过那里,任氏祖孙俩也从来没有找过他。

研究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并不是很急迫的研究任务,所以他并不着急。而且对于这些器材他并不在行,也提不出合理的建议,只能任由他们研究。这么长时间了也不知道他们是否有研究成果。

吃过午饭报,他与严纪海两人来到了位置有些偏僻的光学研究所。这里除了任氏祖孙两人外,还有几名杂役和几位工匠,加起来一共也不到十个人。是科学院里人数最少,占地面积最小,也是最安静的一个地方。不像其他两家,动不动就弄出一个大动静。

正在屋子里忙碌的任国成看到何志远来了,放下手中的东西,连忙迎了出来,躬身行礼道:“师傅你可来了,前些日子我爷爷还去何家镇找你,家人说你去了青州说要过些日子才来回来,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

“你们找我,是有事情需要我帮忙,还是研究上有什么进展?”何志远问任国成。

“我有很多问题要请教师傅呢,自从搬到这里,师傅这是第一次来这里,我听说师傅去了那两个研究所两三次了。”任国成抱怨道。

“成儿,住嘴!”他的爷爷任贵起从外面走了进来打断了他的话。然后赶紧解释说:“前些日子他问我有什么办法能把观察到的图像保存到纸上。我说可以画下来,他说的画的不真实,还要另想办法,要把最真实的图像保存下来。何公子,你说我这个孙子不是痴心妄想吗?世上哪有什么办法保存真实的图像?”

何志远听他这么一说,心道这不就是照相机吗?这东西比天文望镜实用多了,如果把照机发明出来,在军事、研研、民用等各个方面用处

太大了。但是发明相机谈何容易,首先就是感光材料,这方面的知道他倒是知道一点,好像碘化银和溴化银等材料就可以做为感光材料,再多他就不知道了。这需要化学研究所那边配合才能研制出来,不是单独一个光学研究所能胜任的工作了。不过再难总比蒸汽机简单吧?所以该研究还是要研究的。

想到这里他笑着对任贵起说道:“怎么会是痴心妄想呢,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我支持他做这种研究。”

任国成听到师傅这样说,高兴的跳了起来,毕竟他还是一个十五六的孩子。接着何志远又问任国成:“你现在开始做这方法的研究了吗?”

“做了一点,但没有头绪,不知道从何处着手。”任国成老实的回答道。

“物理课本中关于光学的部分看懂了吗?”何志远问。

“看懂了,但还是没有头绪。”任国成回答道。

“小孔成像的实验的做过了吗?”

“做过了,但那个图像留不到纸上去。”

“我给你提示一下,要想把图像留下来,必须找到感光材料才可以。”

“什么是感光材料?”任国成疑惑地问。

“就是对光敏感的材料。我告诉你,从海水中可以提取这种感光材料。不过你需要找化学研究所的人帮你。”何志远缓缓地对他们说道:

“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在暗箱里得到一个倒立的图像,只要把这个图像留在涂有感光材料的金属板或是纸片上就算成功第一步。为师对这方面知道的也不多,能告诉你的就只有这些了,其他的还需要你们慢慢研究。”

“我先把这种机器叫做照相机,如果你们能研究出这种机器,肯定会青史留名的,并且也会得丰厚的奖赏!”

祖孙两人听说能青史留名,还会有丰厚的奖赏,立即兴奋起来。任国成接着问“那天文望远镜还继续研究吗?”

何志远摆摆手说道:“那个不急,先放一放吧,你们先研究照相机,这个用处更大。”

“师傅,你说用海水就能提出感光料,您能说的更具体一些吗?”任国成追问道。

何志远其实知道的也不多,据他前世了解,碘化银和溴化银都可以做为感光材料,尤其是溴化银曝光时间更短,更适合做感光材料,但溴的提取要麻烦一些。所以还是要一步步的来。如果要提取碘最好的办法是从海带中提取,这要比从海水中提取要简单许多。

于是他对任国成说道:“这方面的研究不是你的专业范围,你就不用关心了,我会按排化学研究所那边的人提取,供你使用,你现在专心研究如何得用光学原理,把清晰的图像投到暗箱中,这一点比小孔成像要复杂的多。”

辞别了任氏祖孙俩后,他又返回到化学研究所那边。他找到李志刚把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方法简单的说了一遍。

海带中碘的含量非常高,在实验室中萃取碘并不是很复杂,对于这些专业人员来没有什么难度。

等安排完这些事情,天也要黑了。何志远几乎在科学院里呆了一天时间,现在各项目研究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具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即将呼之欲出,新型炸药的研发也有所突破。更让何志远意外的是,照相机的研制如果不出意外,也会在一两年之内取得进展,所有这一切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奏。

(本章完)

大明小人物

还在找"大明小人物"免费?

百度直接搜索:"易"很简单!

(=)

最新小说: 天空中一朵云 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 这个暴君,我养的! 隋唐:从突厥入侵开始 秦时影帝成长日志 红楼:重生僵尸,我参军修行 皇叔 我在大唐是传奇 大唐:女帝竟能偷听我心声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