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所以他特意在林子各处撒下了各种种子,小白藤,黄藤,铁线莲,葡萄,凌霄,南瓜等,让它们自由生长。
草原自然补充了更多的草的品种和牛羊、犀牛、猎豹之类的生物。
不过在这些拮据的日子里,他投入最多的却是花卉平原和江海交界的流域。
东南边的花卉平原(因为主要种植的都是花,是一个冲积平原,就这样命名了。)被一条大江穿过,和森林不同的是,这条从山上出发,流过山岭,途经沼泽的河流并不止步于平原。它还马不停蹄的向着星辰大海迈进,成为了岛屿上第一条流入大海的河流。
河流中自然有着各种淡水鱼,可是之前投入的鲤鱼,孔雀鱼,绿巨人之类的肯定不完全适合在淡水和海水交汇的地方生存的。
渗透压的不同是主要的原因。
随着进化的不同,海水鱼有着一套过滤海水盐分的生理系统,能够在吸入海水的同时,过滤掉多余的盐分。从而维持体内的体液密度。但是淡水鱼却是没有这么一种结构的,自然而然的,在海水中会出现脱水现象,体内的渗透压升高,从而死亡。
为了不让入海口处水藻类大量繁殖引发赤潮,徐武在入海口和周边海域投入一些生活在浅海区域的鱼类。
(其实我也不是很确定会不会,生活中的赤潮发生是因为氮磷化合物的污染,让藻类有了大量繁殖的条件。不过如果水里一直没有消费者,大概也会一直堆积繁殖下去吧。)
像遮目鱼、斑鰶、花鲈、尖吻鲈之类的。
同时在临近海域的礁石上播撒珊瑚虫做铺垫,大量投入海草和海洋动物。
他在全岛所有地区都种植满植物,让没个区域都有了生物的踪迹之后,还是没能达成全岛屿覆盖的情况的时候就意识到,他漏了什么地方。最后看向花卉平原才反应过来,周围海域还没有投入生物。
其实在徐武将注意力投入到海域的时候,这里已经有了一些植物,那就是各种藻类。通过江河的流动,之前他在岛屿上投放的一些绿藻、红藻已经自行在海里繁衍。
这给了他一个很好的生物基础,自然而然的,他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放着各种生物。
补充的藻类:海带(褐藻)、丝藻、紫菜、绳藻、巨藻、马尾藻……(名字都不是我瞎编的,只是命名的人基本都是根据形状命名而已。)
棘皮动物:海星、海胆、海参等。
刺胞动物:珊瑚虫。
节肢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