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接着说:“我记得在美国的司法界曾经就这个问题做过一个调查。”
美国华裔学生的在校成绩一向非常突出,但在踏入职场之后就逐渐失去了光彩,“泯然众人矣”。为什么呢?耶鲁大学法学院与零一机构合作对此进行过调查,结果表明,华裔美国人占全美人口的比例是6%,但在顶尖法学院的研究生中华人占比却达到了10%,而最终在联邦司法系统中任职的华人比例不到2%。为什么会这样呢?经过大量的走访、分析,最后的结论是,华裔学生在依照客观标准择优录取的时候表现令人印象深刻,但在没有‘客观标准’,或者‘择优录取’这执行得不那么直接的时候,比如竞争进入一个好公司,或者入职以后的晋升等等时候,华裔‘就从雷达上消失了’。你明白这是什么原因吗?”
姜密认真了起来,坐直了身子。
尹杰说:“普遍认为,华裔学生的学习能力非常强,但不善于社交。无论在欧洲还是美国,社交能力都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她轻轻地自问自答:“为什么欧美职场上看不到多少身居高位的华裔员工?是他们不够勤奋不够努力吗?不是的。”
她慢慢说出了结论:“除了‘玻璃天花板’这种类似种族歧视的原因外,出现这种现象还和华人的文化传统和家庭教育有关。”
大多数华裔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都是:凡事低调,做事不能标新立异。这种文化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华裔孩子们都很自律、勤奋、积极,却不太善于表达和表现自己。但职场进步偏偏需要很强的自我表达和表现能力,否则到手的机会都会飞走。
其次,大多数华裔员工更倾向于“恪尽职守”。他们是很好的执行者,却不容易成为领导者,这极大限制了他们的职场表现。所以,做到中层管理者的华裔可能不少,但进入高层管理团队的完全是凤毛麟角。
华裔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只重读书成才,不注重从政和领导力的培养。鼓励孩子选择的职业,基本上都是有稳定的收入,只需要勤奋钻研就可以出成果的。导致华裔儿童成长过程中总怕犯错,长大延续到职场上就是被动做事,很少主动提建议和提出可行性方案。
“我觉得明珠公司招收这些华裔员工是用作后备领导团队来培养的。如果这批人锻炼出来补充到各个职能部门和分支去,整个公司的国际化程度都会上一个台阶。不知道这样的理解对不对?”尹杰浅浅啜了一口红酒,任由酒香充满了口腔和鼻腔,这才慢慢咽了下去。
姜密惊讶地看着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