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其他类型 > 习近平讲故事 > 非爱不可妈妈团体

非爱不可妈妈团体(2 / 1)

中津友好也在两国人民心中生根发芽。据我了解,旅居津巴布韦的华侨中间有一个名为“非爱不可”(LoveofAf

ica)的妈妈团体,还有一位连车牌号都被当地孩子熟知的“程爸爸”(Fathe

Che

g)。他们多年如一日给当地孤儿送去关爱和温暖,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中津友好的“现在时”,也培育着中津友好的“将来时”。

——在津巴布韦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让中津友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芳华》(2015年11月30日)

延伸阅读

在当地捐助孤儿院,为孤儿万里寻药,给孤儿精神关爱……在津巴布韦华侨群体中,有一个名叫“非爱不可”的爱心妈妈团体远近闻名。

据统计,津巴布韦有约180万名孤儿,他们或被父母遗弃,或是父母早亡,其中还有不少是艾滋病孤儿。一些幸运的孤儿被社会福利局收留,分到了各孤儿院,还有很多则成了流浪儿童。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津巴布韦大部分孤儿院的资金都非常匮乏。2014年4月10日,彭艳和津巴布韦的一些华侨华人妈妈们决定成立一个公益组织,以帮助更多孤儿。妈妈们为这个组织起了个动听的名字——“非爱不可”,一语双关,既有“必须要爱”的意思,也有“非洲之爱”的含义。

“非爱不可”爱心妈妈团体成立后,专门选择了几所资金匮乏的孤儿院给予支持。除了积极捐款捐物,还帮助孩子们筹集学费。在非洲大陆上,“非爱不可”的妈妈们播下一粒粒爱的种子,她们与不辞辛苦的“程爸爸”们一道,温暖着一个个孤儿的心灵。这样的善举感动了很多人,卡若依孤儿院财务经理林迪对这种无私的帮助非常感激。她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像她们这样善良有爱心的人,从来没有过。她们给孩子们付学费,给孩子们带来新的床垫,给他们买食物……如果没有中国爱心妈妈的帮助,我们很难支撑下去。”

在津巴布韦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中,习近平讲述了“非爱不可”妈妈团体这个动人的故事。当地主流报刊《星期日邮报》在刊登习近平署名文章时,就用了“来自中国,带着爱”的标题。该报主编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说,做这个标题,就源自读完文章之后的直接感受。

在这篇文章中,习近平还引用了两句谚语,一句是津巴布韦的“一根柴火煮不熟萨杂”(萨杂,即Sadza,在津巴布韦通用语言绍纳语中意为白玉米面,是津巴布韦人民喜爱的主食),一句是中国人常说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可以说,中非人民友好交往是中非关系发展的牢固基石。正如习近平在2012年第二届中非民间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的:“现在,直接参与中非合作与交流的普通民众越来越多,中非双方民众对发展中非关系的期待也越来越高。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中非双方更多民众分享日益丰硕的中非合作成果,进一步夯实中非合作的民意基础。”

最新小说: 岂言不贪欢 地球直播:从迪迦开始 国色丹香 锦绣行 喜农门 茶园贵女 老四哥 终生制情敌 苦蹉跎 藏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