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我到河北正定县去工作前夕,一些熟人来为我送行,其中就有八一厂的作家、编剧王愿坚。他对我说,你到农村去,要像柳青那样,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去,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柳青为了深入农民生活,1952年曾经任陕西长安县县委副书记,后来辞去了县委副书记职务、保留常委职务,并定居在那儿的皇甫村,蹲点14年,集中精力创作《创业史》。因为他对陕西关中农民生活有深入了解,所以笔下的人物才那样栩栩如生。柳青熟知乡亲们的喜怒哀乐,中央出台一项涉及农村农民的政策,他脑子里立即就能想象出农民群众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
延伸阅读
柳青,原名刘蕴华,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出生于贫困的农民家庭,20世纪30年代开始进行文学创作,1947年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种谷记》。1960年,柳青又结合在农村生活14年的亲身经历完成了史诗般的长篇小说《创业史》,确立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如果柳青还活着,2016年刚好100岁。与别人在书斋里皓首穷经不同,他主动扎根陕西长安县皇甫村达14年之久,对农村各种人物、风俗习惯和心理结构熟稔于心,这为他创作《创业史》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生活资源。正因此,柳青才会成为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的勤奋实践者,成为文艺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典范。
柳青熟知乡亲们的喜怒哀乐,因而成功塑造出梁生宝、梁三老汉、郭世富、姚士杰、郭振山等一批十分成功的文学形象,并由这些有血有肉的个体生命,展现出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波澜壮阔的历史风貌。柳青并不是单线条地勾勒人物,而是深挖精凿,描绘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有人说,没有14年扎根农村的经验,就不可能写出《创业史》这样接地气的作品。
正因为扎根人民,才为《创业史》赢得了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中国当代文学史有“三红一创”一说,指的便是《红旗谱》《红岩》《红日》,以及《创业史》这部公认的红色经典。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1942年,毛泽东振聋发聩地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根本方向。70多年风云激荡,“为人民大众”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价值底色。2014年10月,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讲述柳青和群众打成一片的故事,正是为了在思想观念深刻变革、多元文化不断产生的今天,重申“文艺为人民”这样一个最基本的价值理念,为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校准航向。习近平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他看来,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因此,以人民为中心就不能停留于口号,更不能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天是世界的天,地是中国的地,只有把根须深入到群众中去,文艺才能获得向上生长的不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