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两种不同颜色的小马和士兵,木头人士兵的排布犬牙交错,赵桓身穿一身随意的便服,伏在地图上,用一根木叉推动着那些木头人,在地图上往来移动。
赵桓见到了李师师,抬起头来说:“李行首今日进宫有何要事?”
燕青就把见到有人来找张邦昌,他一直跟踪到城外的事向赵桓说了一遍。
赵桓说:“他们去的可是汤阴的方向?”
燕青说:“我追了几十里路,见他们上了去往太原的官道……”
这个联络人是太原来的?他们联络张邦昌意欲何为?燕青的一番话,让赵桓想起在朝堂之上,张邦昌一力求和,原来早就与金人有了首尾……
这些年来,朝中一直有两派大臣争执不休,张邦昌是主和派的代表人物,主张给金国赔款,割让土地换和平,结果金军还是打了进来。赵桓在总结宋朝失败的教训,就是因为一再退让,把坚决主张抗金的大臣排斥在朝廷之外,所以才有了这样的局面。
为什么朝中一直都有人主张投降?难道只是因为几次打了败仗,人的意志薄弱那么简单吗?
赵桓发现,朝中一直都有人在配合着金人的战略意图,难道只是碰巧了吗?这样努力配合金国的人,占据了朝廷中的大多数。这些人是什么时候进入朝廷的?难道他们还有第二种不为人知的秘密身份吗?想到这里,赵桓感到不寒而栗。
宗翰派出的使者回到了大营,见到宗翰复命,宗翰问猎狐计划是否已经安排妥当?使者跪下,将一颗蜡丸交给了宗翰。宗翰问道:计划可曾开始?
那使者回禀道:启禀将军,计划已经开始,只等城内猎鹰武士动手生擒赵桓。宗翰听了,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他点点头说:你下去休息吧!
此时的汴梁城内,张邦昌上朝对赵桓说:“官家,听说听说金国使者前来,有意两国罢战,陛下可曾想过,与金人在城外会见谈判?一旦和谈成功,停止兵戈,也是万民之福。”
赵桓说:“和谈事关国体,朝中其他大臣意下如何?”
听赵桓一问,文武两班大臣之中站出十几个人来,随声附和说:“陛下主持和谈,乃万民之福。”
赵桓看了一眼那十几个主张和谈的人,他的心里顿时有了主张。这些年,在赵佶身边一直鼓噪和谈的就是他们这些人。从联合金军打击辽国开始,一直到招辽国降将,每一次昏招都是他们出的。
这些人都是赵佶身边的重臣,他们的态度左右着赵佶,在对待金国的态度上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