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在那里惺惺作态了一番,旁人眼观鼻,鼻观心,只做不知。
事实上内史衙门的属官们最近这两天就经常听到顶头上司在那里念叨着这位皇长子的名字,口气可不是太好。
为了避免殃及池鱼,他们只能远远的看着。
刘荣仔细打量了晁错这个人两眼。
毫无疑问,晁错是个忠臣,还是个能力与手段都相当不错的忠臣。
但是,这个人也有着许多的毛病。
气量狭小,刚腹自用就是他最真实的写照。
很明显的,看着晁错的表情与态度,刘荣就知道,他看自己不怎么顺眼。
问题就出在刘荣的那封推恩令的奏疏上。
刘荣的推恩令刚提出来,就赢得了包括丞相申屠嘉在内的许多人的叫好。
并屡屡拿这事来阻挠晁错的削藩大业。
这倒也罢了,左右晁错也没太将申屠嘉等人放进眼里。
但问题的关键是,如果朝廷采纳了刘荣的推恩政策,那么他晁错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景帝刘启将他捧上高位主持削藩一事,这固然是对他的恩宠和信任。
但是,也同样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
天知道他为了削藩一事到底得罪了多少王公大臣和刘氏子孙。
如果不能借削藩将这些人彻底打倒,等这些人缓过劲来,或许不敢对朝廷和皇帝心有怨恨,最后肯定会拿他来出气。
到那个时候,他必死无疑。
晁错虽然是一个忠臣,但却也不是完全不爱惜自己的小命。
而且,削藩之事进行到现在,已经是完全停不下来了。
程不识、李广统帅的边军已经在按照命令囤积粮草,打造军械。
周亚夫的大军也在做着准备。
武库的钱粮源源不断的拨出去,这要是停下来,先期的付出就全部浪费了。
各路的大军和将士们早已被撩拨的心痒难耐,谁要敢在这个时候断了他们升官发财的美梦。
那就准备承受来自整个军方集团的怒火吧。
所以,不管是从私情上看,还是从国事上,晁错都必须将削藩一事进行下去。
要不是皇帝亲自下了命令,晁错甚至连门都不会让刘荣进去。
汉室的大臣强项是出了名的,别说刘荣还不是太子,就是刘荣当上了太子,晁错也敢将刘荣按在地上摩擦。
已故的名臣张仓等人就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