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旋律就想跺脚。
可“Staringatthesun”如果细细去品,那也是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在唱法、在音乐结构方面也都是可以大书特书的。
而“打上花火”也不乏受众,虽然懂日语的人很少,但是一首优质的音乐,真的不需要能听懂歌词。
当年因为98世界杯而红极一时的“生命之杯”,混合英语和西语的作品,有几个人听得懂?还不是只要听到旋律,大街小巷就一群人跟着喊“狗狗狗,阿勒阿勒阿勒。”
那首法语经典“我的名字是伊莲”,在高卢国连续25周霸占周冠的位置。几个人听得懂法语啊?
结果还不是天天单曲循环,说“真香”。
还有人执着于证明,鬼脸乐队和行者乐队究竟谁更强。
但是这个问题,往往只会各执一词,无法分出胜负。
“行者乐队更强。”
“那为什么行者乐队要唱海明威写的歌。”
“……”
“鬼脸乐队唱得更好。”
“那为什么当初鬼脸乐队不出道,现在才跑出来卖情怀?”
“……”
原本大家以为,在3.6演唱会上,出色的歌曲太多了。大家的讨论会比较分散,自己打自己,导致热度分散。
但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发生。
反而因为他们讨论的这些歌曲,全都有一个词曲作者。
导致一个名字被反复提及。
“海明威”“海明威”“海明威”。
很多人这段时间真的是听这个名字听到耳朵起茧。
因为身处风尖浪口,杜采歌很小心谨慎,基本上只窥屏,不会去粉丝群里、微博上露面。
有不少人艾特杜采歌,询问他关于最近的音乐里、关于电影里的一些疑问。
杜采歌基本上都没有去回应。
对于音乐、文学、电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不需要创作者把自己的理解去强加给受众。
有时候,受众的第二次加工,反而会让这些优秀作品焕发出更旺盛的生命力。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例子了,大话西游。
这就是典型的,受众的二次加工使得其从“优秀”升华为“经典”的例子。
不过杜采歌还是选择回应了其中的一条。
有个网络大V,叫“李三鸣”的,艾特了杜采歌:“海明威老师,其实你在3.6演唱会上所唱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