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我在现代留过学 !
韩绛和吕公著,被诏入保慈宫。
隔着帷幕,与两宫交流了几乎一个下午。
直到傍晚宫门落锁前,才再拜辞宫。
出了内东门,无论是韩绛,还是吕公著,都互相看了一眼彼此。
然后各自叹息一声。
吕公著叹息多年好友,如今在两宫面前,竟是被猜忌的下场!
太皇太后甚至怀疑司马光‘有司马懿之志、王莽之行’。
吓得吕公著连忙保证——司马光只是刚直,绝无这等不臣之心。
加上韩绛也在旁边打包票,说司马光只是愚直,而且他根本没有接触过兵权,绝对不会有那种可能。
这才险之又险,叫两宫释怀。
又劝了好久,搬出了大行皇帝,也搬出了少主。
这才终于勉强劝好两宫,将御史的弹章留中。
可是……
御史们会继续上书弹劾的!
这一点毋庸置疑!
“右揆……”吕公著轻声对韩绛道:“不如暂时让司马君实,履任陈州?”
“暂避锋芒也是好的!”
只要司马光离京,御史台也就不会穷追猛打了。
韩绛点点头:“为今之计,也只能如此了!”
让司马光去陈州,程序性的做上三五个月知州,他和吕公著日后再想想办法,让司马光回京。
韩绛很清楚,无论如何,司马光都是大行皇帝钦点的少主师保!
少主对他看上去也很尊重。
所以体面必须给!
再怎么样,抬也得把他抬进三省两府之中!
原因?
这可不仅仅是为了两宫的颜面!
也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名声着想!
要知道,汴京城里的闲汉措大们,可是最擅长政治联想的群体。
瓦子里的人,甚至敢悄悄谈论斧声烛影、熙陵幸小周后一类的谣言。
特别是后者,说的绘声绘色,好似亲临现场一般。
有些家伙甚至连小周后当时的神色和心理,都能说的头头是道。
司马光天下知名一部《资治通鉴》让其享誉四方。
大行皇帝亲自点了他的名,让他为少主师保。
若他不能拜为执政。
以后天下人会议论的,会怀疑是他们这些人,在两宫面前排挤、打压